恒大汽车最新公告!尚未签署买卖协议⋯⋯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7 06:02:11

  每经编辑 黄胜    

  6月26日,恒大汽车公告,有关潜在股份转让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但尚未签署买卖协议和授信协议。公司强调,潜在交易需进一步尽职调查,可能会或不会进行。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应审慎对待。

  恒大汽车此前宣布29%股份将被收购

  5月26日晚间,恒大汽车公布了公司29%股份将即时被收购。据悉,公司共同及个别清盘人代表中国恒大集团(清盘中)、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Acelin Global Limited(统称潜在卖方)与一名据公司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知、所悉及所信独立于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买方(潜在买方)订立条款书,据此,潜在卖方与潜在买方或会就买卖潜在卖方所持公司股份订立最终买卖协议。

  具体来看,潜在卖方合共持有63.48亿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票的约58.5%)(潜在待售股),待订立买卖协议后,31.45亿股潜在待售股(约占全部发行的29%)将被收购,剩下32亿股(约占全部发行的29.5%)将成为潜在卖方与买卖协议日期后一定期限内的一项可行使选择权的标的。

  天眼查显示,中国恒大集团共持有恒大汽车约63.4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58.5%。这也意味着,上述交易完成后,中国恒大方面将不再持有恒大汽车的股份。

  条款协议中还透露,潜在买方将向公司提供贷款,以资助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集团电动汽车业务。恒大汽车坦言,公司目前资金严重短缺,天津工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不再生产作业。

  被责令退回19亿元补贴

  5月22日晚,恒大汽车公告称,其附属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的函件,要求解除之前签订的一系列投资合作协议,并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19亿元。

  根据恒大汽车财报,该公司曾披露其主要在天津、上海和广州建设生产基地。自2019年4月29日起,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附属公司与相关地方行政部门签订了多项投资合作协议。但随着公司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跟地方政府签订的合同义务未能履约,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提出解除协议并要求退回已发放的奖励和补贴。

  恒大汽车财报显示,在历年年报中的“递延收入”政府补助部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政府补助资金数据分别为:0元、13.63亿元、11.94亿元、4.09亿元和0元。可以看到在2019年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恒大汽车政府补助资金大幅上升,后续爆发债务危机后再次归零。

  3月27日晚间,恒大汽车披露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累计亏损已达1108.41亿元,其中2023年亏损约120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恒大汽车资产总额为348.51亿元,负债总额725.43亿元,其 中,借款264.84亿元;同期,恒大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亿元,远不足以覆盖借款。

责任编辑:何俊熹

  就在几天之前的1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福州海关原党委书记、关长宇方成,福州海关原团委书记庄政,福州海关所属南平海关原党委书记、关长陈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1月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在医疗资源紧张、血库缺血的情况下,一旦在燃放烟花时不小心炸伤手脚、崩伤眼睛,不仅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还可能会加剧医疗资源的挤兑。

  不久前,广州举办新闻发布会,提出将迈向万亿级“智车之城”,在此前规划中,“破万亿”的时间节点被定在2025年;苏州今年的“新年第一会”,也将主题设定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更早之前,长春也谋划将汽车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作为核心的长春国际汽车城,2025年目标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000亿以上”。

  中国曾是疟疾流行的国家,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在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死亡率约1%。经过多年防治,到2015年,全国疟疾本地感染病例为40例,较2010年降低了97.4%,仅云南、西藏等地区报告了本地感染病例。2010年,中国政府制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不同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的方向最终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机制还需依赖于更多的实践加以验证。但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能够并存,是目前已知的事实,虽然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学界对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经济结论不一:有观点认为其影响是不利的,包括人口减少带来劳动力减少和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以及储蓄和投资减少等;也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有利,当人口负增长时,劳动力投入减少,引发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还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各个国家地区异质性很大。

许军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