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7万余名考生雨中迎高考 作文题聚焦守正创新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9 09:50:05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题:北京6.7万余名考生雨中迎高考 作文题聚焦守正创新

  中新社记 者 徐婧

  6月7日,2024年中国高考启幕。北京6.72万名考生雨中奔赴考场。

  今年,北京共设18个考区、105个考点、2066个考场、315个备用考场。8时许,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考点外,“笔下有乾坤,答题如破竹”等祝福牌在便民服务点醒目位置摆放,考生们陆续走进校门。

  等候区内,来自北京大学的同学们一字排开,为奔赴考场的学弟学妹加油。他们中,有人身着“新青年”字样的文化衫,有人手持会“鼓掌”的拍手器为考生助威。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7日早晨至傍晚北京有小到中雨。9时,语文科目开考,人大附中考点外雨势渐强,不少家长依然停留在校门口旁边的等候区。

  闫女士佩戴竹子形状的耳坠,“希望女儿高考‘节节高’。”她告诉记者,今早比往常要提前出门15分钟,虽然伴着小雨,但得益于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措施,孩子8时就抵达了考点,“全家都支持她想在大学就读建筑专业的愿望,只要全力以赴就好。”

  今年高考,北京多部门优先为考生提供服务保障。公安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帮助考生快速办理居民身份证;轨道交通部门通过为持准考证的考生、家长提供“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助力考生、家长便捷出行。

  “高考是孩子成长中的大事,每一名家长都放心不下。”家住人大附中考点附近的高先生打算全程“陪考”。他说,儿子曾多次在数学竞赛中获奖,高考更像是对未来生活挑战的一次“预热”,希望他在大学能专注数学领域,发挥自身长处,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分为微写作和作文两部分。其中,作文是以“历久弥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分析,两道作文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倡导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继承和再创造,辩证地守正创新是青年学子要持续思考的命题。

  11时40分,考生们陆续走出人大附中考点。在记者随机采访的考生中,多数选择了“历久弥新”这一题目。人大附中的池姓同学谈到,自己将题目分成“历久”与“弥新”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在“历久”部分使用名著的传承作为论据,“弥新”部分则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王姓同学以儒家思想谈起,“历经两千多年,这一思想能够传承且不衰,证明了其历久弥新的价值。”

  专家表示,“历久弥新”题目历史内涵丰厚,思考空间广阔。考生可深入思考什么样的“经典”“思想”和“精神”才能更显价值,它们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那些未能传承的事物对今天又有何启示等。

  北京市八一学校的于姓同学选择了题目“打开”。在他讲述的故事里,一名年轻人走出自小长大的乡村求学,待学业有成归乡时,发现想象中闭塞的家乡早已被技术“打开”,成为更加智能的居所。回到家人身边后,他和父母在敞开心扉的交流中,实现了彼此心灵的“打开”。

  专家分析,“打开”既引导学生快速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又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之外的更多“打开”,展现记叙类文本的写作或创作才能。

  据悉,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于6月9日至10日举行。(完)

  航程中,远望6号船多次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在抵达梦天实验舱任务海域后,台风“尼格”“榕树”强势来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前后,又先后受到冷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影响……面对这些情况,他们加强值班力量,提高观测频次,科学组织会商,保证了船舶航行安全和海上测控任务的圆满完成。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2023年中国春运已经开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本周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局地气温降幅将超过18℃,并伴有雨雪天气过程。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邹多为)记者8日从海关总署获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首批入境旅客已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通关。

  谈起三年的变化,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分析表示:“现在的肺炎绝大多数经过及时治疗和干预,是可以‘拉’回来的,也就是说可以治好的。而且波及的人群也不一样,三年前在武汉波及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比较多,现在波及的人群更多的是脆弱人群,就是高龄的、有基础疾病的,最重要的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这些人员,受波及影响的范围更大。”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多次为海外侨胞发放慰问物资,梅红很感动。“我领到物资之后,也分发了一些给我们的客人,他们也觉得很暖心。”梅红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当地的华侨华人越来越有组织,“疫情前,使馆、社团举办的新年活动非常丰富,今年我也收到了华联会的活动邀请。如今我们的新春团拜会越做越好,这也是向当地展现中国文化的一个机会。”

  近年来,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异常严峻的困难挑战,广西制定出台了2022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并通过上线广西营商环境“智管云”监测平台等多项重要举措,促进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持续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章汉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