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新经济“成绩单”出炉!开局怎样?动力在哪?| 国是论坛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9 20:25:15

  文/陈昊星

  5.3%!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16日上午出炉。

  中国新闻社举行“国是论坛:202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6位专家,从宏观、就业、消费、外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带你读懂这份成绩单!

  企业招聘活跃,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大数据分析,今年“春风行动”期间,制造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大户,招聘需求占全国就业市场提供招聘岗位的30%以上,技能岗位需求扩张明显,与普工的需求结构已由过去“三七开”演变为现在的“五五开”,特别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

  他认为,从企业情况来看,小微企业招聘需求明显增加,技术技能岗位需求也快速增长。“目前就业领域的情况,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金维刚也提醒,目前就业面临的压力仍较大,特别是结构性矛盾还存在。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整个就业市场上有一些困难群体就业仍需要政府提供相应扶持。今年就业工作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稳定就业岗位;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力提升就业的技能;全力优化就业服务;全力保证重点群体。

  新产业、新动能对经济支撑力明显增强

  据官方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质的有效提升尤其值得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新产业、新动能的支撑力明显增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比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制造业领域,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装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也保持较高增速。

  “当前在制造 业领域,更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改造投入不断在加码,这也标志着我们在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方面所做的努力。”郭丽岩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郭丽岩注意到,同期,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0%,这与今年以来居民家庭的消费实感很接近,也是今年一季度消费的特征。

  “从当前展望未来,刻画的是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变化。”郭丽岩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整个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还会稳步增长。

  高频数据持续向好,家电换新热度高

  高频数据是观测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视角。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表示,今年一季度投资、消费、外贸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等方面多项高频指标表现持续向好,表明我国经济多引擎同步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杨道玲表示,“人气”是观察消费活力的最直观视角,线下商圈人流热度指数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3月增长17.7%,商圈人气稳步提升,说明线下消费更趋活跃。

  生活服务消费是最贴合民生烟火气的一类消费。基于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订单数据构建的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提高超30%,表明与居民最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消费领域活力持续向好。

  杨道玲特别提到,随着各项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居民家电换新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家电消费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自2月下旬以来家电“以旧换新”日均互联网关注热度较此前增长10倍,3月下旬指数达到一季度峰值,目前仍保持高位。同时,3月以来,“以旧换新”搜索热度指数迅速跃升,较上年大幅增长260%。

  今年出口负面因素有所减弱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室主任张宇表示,中国进出口贸易一季度有所回暖,升级态势在进一步保持。

  例如,一季度出口的机电类产品,特别一些船舶类产品出口增长非常快。从去年开始,“新三样”就在支撑中国出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机电类产品仍在出口产品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季度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有较为显著的增长。这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流程、工艺随着技术进步在发生调整。

  同时,中国外贸在继续开拓新兴市场,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贸易新业态已逐渐成为中国贸易新支撑。

  张宇认为,去年中国外贸承压很大部分是因为一些地缘政治风险,今年会出现一些变化。举例来说,美国推动“脱钩”并没有带来实质性好处,反而造成国内比较严重的通胀压力,一些关乎其国家未来潜力发展的投资项目,如5G基建、光伏、新能源等建设也遇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的负面因素今年料将有所减弱。

  一季度经济表现增强实现全年目标信心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一季度增速达到5.3%,增强了实现全年的目标信心。

  他表示,这个同比增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巩固了经济复苏向好态势。从全球视角来看,这也是“挺高的增速”,且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一致。

  一季度中国经济良好开局,但宗良提醒,要关注其持续性,要有持续的政策来保证全年目标高质量实现。其中,包括加快推进财政政策落地,提高资金使用质效,该落地的政策要赶紧落地,确保资金尽快到位,相关发债也要发好;多措并举实施金融政策,关注海外央行节奏,特别是密切关注美联储动向;深挖消费、投资增长空间,加大扩内需力度,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

  宗良还提到,要妥善应对国际经济格局演变带来的影响,助力外贸企业稳健经营,要打造“投资宝地”,制定一系列具体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注意加强政策协同,并预留适当空间。“中国是个大国,各项政策协同是非常有意义,要做到各项政策劲往一处使。”

  赵波:房地产稳定至关重要或需加大政策力度

  谈及备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认为,总的来说,房企融资有所好转,但住房需求并未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大规模政策刺激。

  在他看来,房地产在投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房地产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赵波提到,目前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应对挑战,推出了保障交楼、纾困资金等政策,并强调要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主体,同时推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上述措施从新增贷款和落实贷款两方面发力,增强了资金保障。

  对于提升消费,赵波认为,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特别是居民可以稳定预期的长久收入;二是让老百姓敢花钱、有保障,完善社会收入保障;三是改善资本市场,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他认为,如果老百姓不再担心自己的收入风险、养老风险、看病贵的风险、上学难的风险,储蓄就会降低,消费信心会提升。“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社保的统筹,让各地居民真正平等获得社保的好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18日电 (张旭)郭家沱长江大桥及六纵线北段项目18日建成通车。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郭家沱长江大桥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

  如何让公共卫生服务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更有实效?伊鸣建议,要严格落实儿童保健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要求和比例要求,确保能够充分满足临床诊疗及预防保健需求。要加强儿童保健人员知识培训,需制定一套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教案,确保儿童保健医生熟练掌握儿童常规适宜技术。

  “中央企业煤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优质电煤,确保高峰期发得出、顶得上。”在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去年,在煤电价格倒挂、发1度亏1度的情况下,发电央企依然按照要求全力发电,非计划停运及出力受阻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水平。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分析,消费的提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对消费反转有过高期待。过去三年居民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意愿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另外,当前居民就业仍未出现实质性改善,当前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仍未出现明显提升。

  来自教育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从绿色投资和环境保护税收的角度建言绿色发展。李旭红建议,应该用好绿色投资的“组合拳”。通过商业金融、专项财政资金、地方专项债以及政策性金融等多元化的投资工具组合助力生态恢复、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产能并打造人与自然融合的便民设施,提高绿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形成国内外高端人才聚集及北京民众青睐的绿色宜居国际大都市。同时,可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解决基本性环境保护问题,并使环境保护税与资源税、消费税等其他税收政策建立协同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利用现有的税制促进碳减排,构建绿色友好环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1月18日电 (费强)“跨过国门的这一刻,感觉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家的味道。”1月17日17时许,在进入中国国境后,坐在摆渡车上的吉尔吉斯斯坦务工人员周学军难掩脸上的激动。

谢仕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