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直播带货“硬规矩”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4 04:10:32

  当前,直播带货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这种带货方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电商界限,将商品展示、用户互动、即时购买融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加直观、互动的购物方式。

  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前10个月,我国直播带货销售额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9%,占网络零售额18.1%,拉动网络零售额增长7.5个百分点。在直播平台上,主播们通过展示商品、解答疑问、分享体验,有效缩短了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距离,使得购物体验更加真实和生动。同时,随着直播带货的持续升温和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存在着商品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直播带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针对此,应在客观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立下直播带货行业的“硬规矩”。

  规范化是直播带货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完善直播带货行业规范,通过立法明确直播带货的行业标准,包括对直播带货的定义、主播的资质要求、商品的质量标准、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尤其是针对直播带货中常见的问题,都应有具体规定、处罚措施以及法律指导和规范。还应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管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直播带货市场全面监管,切实维护直播带货市场秩序。

  从带货主播的角度而言,要做好带货主播在线培训,引导其严格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法律法规以及平台规则,推进带货直播培训深入化、体系化、规模化,全面提升主播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宣传带货主播行为规范等相关政策规定,着力培养带货主播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着力提升带货主播的政治意识、媒介素养和专业能力,让带货主播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直播带货中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从消费者视角来讲,应增强消费者自我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有了解产品和服务等详细信息的权利,也有选择或拒绝购买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安全购物、辨别虚假信息 、维护自身权益,增强消费者在直播带货市场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对此,应建立易于访问且响应迅速的投诉反馈系统,在消费者遭遇欺诈或不公平对待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权益保护。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不容忽视。不少代理退保人会以办理退保为由,向投保人索要身份证复印件、保险合同原件以及电话卡。“这些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可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乔良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王大鹏:实现绿证核发和交易的全覆盖,这样会极大提升绿证的供给量,绿电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

  事故发生后,阜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伤员,做好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并深入开展疲劳驾驶专项整治。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等工作。目前,阜南县已成立人员救治和事故调查工作组,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代理退保人员有大量、完整的投诉模板,包括投诉信件、应对银保监回访话术、应对保险公司调查话术等。这类投诉模板短时间内可批量复制,只要进行简单调整,便可以用于保险客户投诉。

  李政明从法律角度建议,加强对金融保险犯罪的立法工作;对该类犯罪要适当扩大主体、增加刑期;加强对金融保险诈骗犯罪的查处、判决工作。

  8月15日央行公告称,当日开展204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2.50%,相比上次分别下降10BP、15BP。

陈韵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