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文化相互“种草” 中外友人长春品茗谈历史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4 04:07:56

  中新网长春6月12 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外国语大学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艺术节12日在长春开幕。来自世界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文化荟萃一堂,中外友人相互“种草”,共享文化盛宴。

  本届艺术节展示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苏丹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品文化。

  现场人山人海,加之天气炎热,难免口干舌燥。在中国茶道展位,几小杯清茶入口,俄罗斯留学生蓝莓惊讶地发现,“热茶比凉水更解渴”。她拒绝了同伴送来的冰镇饮料,饶有兴趣地与茶艺师学起了泡功夫茶。她说,俄罗斯人喜欢喝咖啡,但也有不少老人喜欢喝茶,以前不理解,今天终于明白茶的奥妙。

  该校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金花告诉记者,该院的茶艺课常有留学生旁听,泡功夫茶的仪式感很吸引这些年轻人,或许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茶文化,但形式美是能感受到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国后还把泡功夫茶“种草”(网络流行语,有“推荐”之意)给了家人和朋友。

  该校中东欧语学院的学生不仅带来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捷克等国家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还准备了国外的歌舞表演。该院学生王艺儒说,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在活动筹备期间,她真切感受到了中东欧国家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来自苏丹的穆罕默德在该校教授阿拉伯语,深受学生欢迎。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扬州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对中国历史颇为感兴趣。“我刚到这所学校就看到这样盛大的活动,感到非常荣幸。”穆罕默德感叹中国是一个“如此开放的国度”。

  穆罕默德说,苏丹与中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生活这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他探究中国历史的兴趣。“我会继续努力深造汉语,希望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达到更高的造诣。”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将持续一个月,其间还将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展演、多语种演讲大赛、交响音乐会、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让中外师生感受文化艺术魅力。(完)

<strong>  量身服务涉外展览,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保护和弘扬</strong>

  此前,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编制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实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推动流域开展“五大行动”,即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行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行动、农业农村环境治理行动和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王强回忆,刚结婚时,两人常从台湾带回许多电子产品;最近几年,大陆的电子产品更新迭代迅速,在台湾也拥有较高知名度,特别受欢迎。

  上海财神庙前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于2008年正式命名为“上海财神庙”并恢复对外开放。进入山门,走约150米就到了财神庙的正殿,殿中威风骑于虎上的,是主供财神赵公明,殿左右两侧分别供奉着两位武财神和文财神,神像皆以金色龙纹为背景。殿内香客络绎不绝,虔诚进香,一志愿者在旁教授作揖手势。正殿门前院落放置两座香烛台,烛火熠熠,烟雾缭绕。

  在西藏拉日高速公路建设现场,800多名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24小时轮班施工。拉日高速公路2024年建成通车后,从拉萨到日喀则将由目前的5个小时缩短到3小时。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一句句直抵人心的话语引发亿万人共鸣。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