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九省(区)推出黄河民歌文化盛宴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7 05:46:59

  中新网太原2月8日电 (杨佩佩 张国强)《“更上一层楼”——2024黄河民歌春晚》7日晚在山西卫视首播。这场春晚延续“讲好黄河故事”内核,以经典民歌为“菜品”,以科技元素为“佐料”,烹制出一道黄河民歌文化盛宴。

  黄河文化赋予沿黄九省(区)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民歌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黄河儿女对母亲河的最动听表白。

  《“更上一层楼”——2024黄河民歌春晚》打破传统舞台的空间局限,在沿黄九省(区)的经典地标处构建起多个沉浸式的演出空间。同时,通过民歌潮音、非遗创演秀、情景化歌舞、民俗表演等艺术形式,展现沿黄九省(区)的历史文化及新时代黄河文化的青春活力。

  当晚,一首《龙腾黄河中国年》融入打铁花、剪纸、面塑、高台花鼓等非遗表演,用老歌新唱的形式“活化”黄河故事。青海互助县《安昭索罗罗》、山东沂源《沂蒙山小调》、宁夏银川《六盘春官送福来》、河南洛阳《九莲灯》、四川成都《黄河少年》、甘肃白银《刮地风》……一地一景一故事,将沿黄九省(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地标、最具年味与民族特色的地方民俗和经久传唱的黄河民歌串联起来。

  其间,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向荣带来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嘹亮之声响彻黄土高原,勾勒出陕北人民的风情画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演唱的《赞歌》,唱出天地间的自在与辽阔。而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代表性传承人刘改鱼带来的《门搭搭开花不来来》,更是让网友留言“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

  这场春晚不仅有对文化的表达和传承,还在尝试让传统文化与年轻人擦出火花。山西虚拟文旅星推官“青鸟”与国风少年刘宇梦幻联动,在一首《千年之寻》中跨越时空,带领民众穿越千年,感受纹彩陶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文物的独特魅力。

  为让黄河文化更鲜活,山西卫视还设计打造出《黄河民歌春晚》同款文创产品“黄河娃”。通过还原沿黄九省(区)非遗传承中的诸多元素,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和东方美学价值,展现出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的新力量。

  《“更上一层楼”——2024黄河民歌春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广播电 视台主办,沿黄九省(区)卫视共同承办。(完)

  <strong>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舒孝瑜:</strong>我们主要还是想招一批年龄合适、稳定的一线产业工人,我们2023年整个订单,按照我们年前的排摸,包括客户下订单,可能会有15倍的增长。

  镇党委书记张文文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帮扶,为农户包购包销,打消了农户后顾之忧。“去年辣椒价格不错,群众尝到了甜头,今年群众育苗备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要及早谋划,提供好技术、种子等支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生活越过越红火。”

  <strong>今日之中国,山河壮丽。</strong>回首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首架国产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一幅幅时代巨变的壮美画卷上,汇聚成宏大壮丽的中国画卷,勾勒出奋进中国的坚韧豪迈。“五个一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载体形式,描绘出中华大地奔腾不息的改革实践,展现社会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持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故事,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记录了意气风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产业互联网平台也促进当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有说法称,他的书法师承苏体,水平很不错,旅途中还会自习小楷。

  “在近几年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也与较多的电车、芯片、半导体等产业公司进行了对接洽谈。通过与企业的沟通,我市了解到企业落户主要诉求有三点:一是企业希望落户地在一定的供应链配套;二是企业希望落户地有充足的资金扶持政策;三是企业希望落户地具有充足的技术人员储备。”大冶市招商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表示。

张健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