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苗乡“包粽”忙 特产香糯搭上互联网“快车”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9 02:24:44

  中新网柳州6月7日电 题:广西苗乡“包粽”忙 特产香糯搭上互联网“快车”

  作者 刘俊聪

  近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坪村的村民陈柳娟,正忙着与家人上山采收新鲜粽叶,之后回家包制特色的苗乡糯米粽。

  端午临近,苗乡几乎家家户户开始制作糯米粽,食材中饱满油亮的糯米成为“主角”。千百年来,大苗山种植的糯米 味香质优,一直是当地民众喜爱的美食。其中的紫黑香糯生长于高寒山区,更是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包制的糯米粽入口香甜。

  “我从小便下田和父母种植糯米,前几年才开始种紫黑香糯。它的味道要比普通白糯米更好吃,拿来包粽子再合适不过了。”58岁的陈柳娟说。

  几十年来,陈柳娟都会挑着收割后的糯米到集市上售卖,但由于山高路远,她往往清晨煮些早餐便出发,直至傍晚才归家。如今,随着村中年轻人返乡创业,这种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正在改变。

  在明亮的补光灯前,陈柳娟的女儿贾宥凌正面向几台手机,滔滔不绝地介绍手中的苗乡糯米粽。2019年,这位“90后”苗家姑娘回到香粉乡创业,起初通过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在互联网获得不错反响后,她开始将目光放在乡亲们辛苦销售的农产品上。

  “我们大苗山物产很丰富,但是销路是比较窄的。像我爸爸妈妈这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的方式销售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乡亲有需求,看如何能将农产品带到网上销售。”贾宥凌说。

  此后,贾宥凌的足迹遍布融水各村落,从乡亲们手中收购茶叶、紫黑香糯、黑木耳等“土货”进行网上直播售卖。很快,在她妙语连珠的推介下,这些曾“深藏”大苗山的优质特产吸引网友目光,直播变现接近百万元人民币。

  “与传统销售的农产品不同,我们会经过产品溯源、加工,然后再通过‘苗味十足’的包装后进行销售,推广方式更为多元化。”贾宥凌表示。在电商营销的作用下,诸如紫黑香糯等苗山特产正在“华丽转变”,迈向广阔市场。(完)

  记者在市场里看到,批发车、采购车络绎不绝,装卸货物的身影随处可见。“云南菜大王”姜春青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各家商超餐饮的进货量逐日递增,菜农和商户们拉货进京的效率也大大提升,节前的蔬菜市场交易量喜人。“现在市场已经恢复了以前的流通,小年儿之后发货量要增长三分之一,我们对市场保供充满了信心。”姜春青说。

  <strong>将年味搬入赛场,共迎新春新气象</strong>

于每年小年时回到天上

  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据悉,五年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持续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对落实激励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提出要求,着力从制度上破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瓶颈;联动监督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情况,专项审议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视察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提出积极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建设性意见;制定修订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标准化等法规,审议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草案,更好发挥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黄丽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