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检“两长”:回应市场主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5 15:57:06

  中新网杭州1月24日电(赵晔娇 郭其钰)1月24日,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分别作工作报告,回应市场主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李占国介绍,2023年该省共审结涉企案件31.5万件,涉案金额4933.7亿元。

  对于实在无力“活下来”的企业,浙江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积极作用,深化“企业破产一件事”改革,去年审结破产案件5239件、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1122件,化解金融不良资产1395亿元,盘活土地6.2万亩、房屋898万平方米。

  如温州乐清法院在办理某三公司合并破产重整案中,采取“破产不停产” “分离式处置资产”办法,保障超10万户居民用气不受影响,促成2.3亿元债权100%受偿,实现“保企业、保债权、保民生”多赢效果。

  “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我们推出企业基本账户‘保护舱’、涉企财产保全‘绿色通道’等善意文明执行举措。”李占国介绍,去年助力中小微企业回笼资金49亿元,1624家中小微企业重回正常经营轨道,并帮助4982家企业恢复信用。

  在浙江,企业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如果自愿认罪认罚,开展合规建设,经考察合格,视情予以不起诉或在起诉后建议法院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建议行政机关减免行政处罚。这是浙江检察机关探索推进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我们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深化行动,积极探索在重大复杂案件、重点企业和涉外企业案件中的适用。”林贻影介绍,去年浙江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67件,有102家企业整改合规,对170名责任人依法决定不起诉,对33名责任人起诉时提出依法从轻判处的意见。

  此外,在债权债务、劳资纠纷、企业破产等领域,去年浙江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相关案件2274件,为企业挽回损失28.88亿元。

  记者注意到,当日浙江法检两院均回应了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内部贪腐问题。其中浙江法院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去年审结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犯企业权益犯罪案件630件,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和清廉民企建设;浙江检察机关加强惩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民企内部贪腐犯罪,依法起诉1144人。(完)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是外媒观察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外媒关注到,今年春节前夕,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中国社会重现“流动中国”的图景:街道上车水马龙,车站里声语喧嚣,商场里人流如织;家家户户精心购置年货,旅游景点食宿订单暴涨,边境口岸签证审批有序恢复;一趟趟列车带着中国人对家和亲人的思念疾速飞驰,一架架航班搭载着天南海北的旅客陆续起飞……

  占柏山曾是一名渔民,长江和鄱阳湖禁渔后,他成为一名专职江豚救护员。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段自己用手机拍摄的巡湖视频,只见他们的船在湖中行驶,一头小江豚一路追逐嬉戏。“这个场景太美了!”

  证监会方面,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数据发现,2022年,中国证监会官网公布了近50条针对证券类业务、发行类业务的行政监管措施,监管对象涉及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多家头部机构及相关的负责人或保代。

  设立新增上市企业目标数量

  “外贸涉及的行业企业覆盖面广,包含原材料、中间品、产成品等不同类型,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外贸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之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快速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有利于畅通区域内优势产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资源的市场化专业化配置能力,促使优质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为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黄伟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