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上海各大高校陆续举办毕业典礼温情送别毕业生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7 05:14:39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许婧)正值六月毕业季,上海各大高校陆续举办毕业典礼,温情送别毕业生。

  26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3900余名学子获得学位,以梦想为帆,驶向人生新航程。

  毕业典礼上,一份由毕业生设计制作的礼物光栅画作品《交大光影》由本科生校友班级理事代表赠予上海交大。作品寓意着希望2024届本科毕业生们心怀勇气与信念,传承上海交大人的精神底色,成为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的栋梁之才。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以《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交大人》为主题,向毕业生们送出他与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的共同寄语。他寄语全体毕业生,敢为人先,走出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与日俱进,积蓄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力量;海纳百川,在兼容并蓄中影响和改变世界。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上海交通大学名誉博士林郑月娥与毕业学子分享人生经历与感悟。她寄语上海交大学子怀揣梦想、勇敢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抱家人、拥抱母校、拥抱国家”。

  此外,毕业典礼前,上海交大为2024届毕业生准备了一场专属毕业季 无人机灯光秀,500架无人机在霍英东体育中心上空,送出对毕业生们

  上海财经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同日举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把握数字时代潮流,争当经济匡时新人”为题,为毕业生分享如何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把握规律、承担使命、彰显优势。

  面对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刘元春以上财校训精神回应时代之问,对毕业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厚德”应对数字时代的颠覆性变化,勇担新时代新征程所赋予的使命责任。二是以“博学”迎接数字时代的全面创新,做有强大学习力和行动力的时代先锋。三是以“经济匡时”把握新规律、新理念、新格局,彰显数字时代上财青年本色。

  硕士毕业生代表、来自格鲁吉亚的柯安娜讲述了在学习与实习过程中与中华文化结缘的故事。她说,未来,将继续带着上财人的烙印,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运用在上财的所学所获,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对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的浓浓祝福和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殷殷嘱托。各学院也组织筹备了各具特色的毕业纪念活动,并特邀历届未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家长来校参加典礼。

  在华理25日举行的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本科生侯觉代表2024届全体毕业生向母校赠送了原创纪念品——“华理见筑”系列积木。该文创产品将校园地标建筑与积木搭建完美结合,寓意着毕业生们永远留存在华理的青春记忆,珍藏在母校的求学时光。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邓嘉琪在该校2024届毕业典礼上,代表2024届全体毕业生向母校赠送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一艘船模,希望用海大学子独有的表达方式感恩母校的培育,寄托逐梦深蓝的航运情怀,并祝愿母校这艘巍巍巨轮在未来的壮阔航程中破浪前行,再谱华章。

  上海海事大学今年也为所有毕业生精心准备了特殊的毕业礼物,一套海大独有的船锚定制款学位服和一份新鲜出炉的学业成绩单,希望同学们传承“忠信笃敬”校训精神,立志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5日举行的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在场的每位毕业生在明信片上写下了对新生的祝福和寄语。校方表示,将在2024级新生开学之际,把这份祝福传递给新生,让毕业生的奋进精神在校园里播撒和延续。

  留学生毕业生代表、来自白俄罗斯的倪卡表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让留学生们收获真挚友谊和人生经验的地方,她将把所学所感分享给身边的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完)

  “这也只是口岸核心能力的一小部分。”支婷婷说,由此可见,它是一项覆盖面广、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多的系统工程。

  目前,2023年春节档整体票房表现已超越去年同期。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春节档票房第二日与第三日(截至10点)相比2019年与2022年已经实现同比回正。前三日票房累计32.67亿元(不含服务费,截至10点),已经好于2019年的31.76亿元与2022年的31.90亿元。

  <strong>(新春走基层)广西“放牛娃”回守绿水青山 荒坡上筑起茶叶梦</strong>

  逛庙会、品美食、话家常……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美籍教师汤姆(Thomas Ramsey)26日告诉记者,他的兔年春节过得充实而温暖。

  在贵州深山大江边的化屋村,赵玉学一家过去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出山要攀‘手扒岩’,吃水要到江边背,病了挖草药……”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一家人住进了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巴西圣保罗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加拉认为,创建共同货币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巴西和阿根廷贸易融合,传递出两国加强融合、支持南共市的意愿。

童毓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