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通胀降温,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来源: 能源网
2024-06-07 08:44:14

  【透视】美媒:美官方数据显示通胀降温,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中国日报网21日电(党超峰)美联社网站19日发文称,美国官方数据显示通胀有所缓解,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文章表示,美国劳工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这是通胀率从去年的高位逐步降温的最新迹象。美国商务部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美国人在10月份的零售支出速度比前一个月有所放缓,但他们的消费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

  文章称,通胀有所缓解,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很多,但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指出了一个特别的因素:40年来最严重的一轮通胀对财务和心理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影响。尽管过去一年通胀稳步降温,但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仍远高于三年前。通胀正在放缓,但大多数价格都很高,而且还在上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丽莎·库克最近在杜克大学发表讲话时捕捉到了 这种动态。库克说,大多数美国人希望这些价格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我的家人也是这么说的。

  对于美国人最常花钱购买的一些商品和服务来说尤其如此:面包、牛肉和其他杂货、公寓租金和水电费。每周或每个月,消费者都会被提醒这些价格上涨了多少。

  对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40岁的单身母亲凯瑟琳·查尔斯来说,通胀放缓并没有让她更容易维持收支平衡。五月份的房租涨了15%。今年夏天,尽管坦帕的天气酷热难耐,但为了减少电费支出,查尔斯白天一直关着空调。另外,她觉得有必要减少在食品杂货上的开支。查尔斯说:“我儿子喜欢吃红肉,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买得起红肉了。经济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好转,尤其是对我来说。”

  文章表示,许多人对经济仍不满意,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政治党派之争是其中之一。根据密歇根大学的月度消费者信心调查,共和党人远比民主党人更倾向于将经济描述为不景气。

  曾在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奥巴马政府任职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凯伦·迪南指出:“党派分歧比以前更加严峻,部分原因是这个国家更加两极分化。”

  许多美国人和查尔斯一样,仍然感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10月份,全国每加仑牛奶的平均价格达到3.93美元,自2020年2月(即疫情爆发前)以来上涨了23%。 一磅碎牛肉售价5.35美元,比当时上涨了33%。 尽管汽油平均价格较一年前大幅下降,但仍上涨 53%,平均为每加仑3.78美元。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德尔伯格说,人们最常购买的物品价格跳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对经济感到不满。

  然而,广泛的全国性数据并不能反映普通美国人的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工资并没有跟上物价的上涨。

  厄普约翰研究所(Upjohn Institute)高级经济学家布拉德·赫什拜因说:“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情况可能非常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也有很多例外。”

  例如,自疫情以来,低收入美国人的工资涨幅总体上是最大的。餐厅、酒店、零售商和娱乐场所对一线工人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大幅加薪。

  但经济研究显示,较贫穷的人通常面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为他们将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食品、汽油和租金等波动性支出,这些支出吸收了一些最大的价格上涨。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政策顾问安东尼·墨菲说:“收入分配低端的人们获得了较高的加薪。”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弥补通胀高得多的事实。他们消费的商品与一般人不同。”

  墨菲和他的同事阿帕纳·贾亚尚卡研究的人口普查局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美国人表示,面对通胀感到“非常”有压力,与一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尽管通胀自去年以来有所下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年龄看,本轮高校人事调整目的是补充新鲜血液。他认为,在高校校长的选任上,学术背景与学术能力更被看重。

  相比眼下的“用工荒”,未来可能出现的“订单荒”才是当地工厂最大的危机。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哈尔斯在海外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尽管四季度订单有所下滑,哈尔斯早已于初九开工。记者在永康走访时发现,直到正月二十,当地数家企业仍未复工复产。一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工厂正月二十三正式开工,相比于往年晚了许多。不过,这并不是“用工荒”导致的,工厂已经招到足够的员工,而是订单还没来。“销售人员正月十八才外出抢单,现在订单还没确定。”

  <span>贺荣,女,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司法部党组书记、</span><span>部长</span><span>,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span>(简历摘自司法部官网)

  今年春节后,中国多家船企提前完成了船舶交付。2月1日,龙穴造船基地交付了兔年的第一艘船,系中船黄埔文冲为洲际船务建造的首艘85000吨散货船“SEACON NOLA”号,较计划提前了71天。福建船政为德翔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1100TEU集装箱船于1月30日交付,比计划交船期提前了两个月。

  船舶行业的贡献远远高出整个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4.0%,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5%。造船业更是一枝独秀,《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2.9亿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5亿元,同比增长70.0%。

  不过,据“德国之声”26日报道,乌克兰军情总局副局长斯基比茨基周日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根据我们的信息,俄罗斯目前没有来自中国的武器和弹药。”

陈心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