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华侨华人:在相互欣赏中传递友好

来源: 36氪
2024-07-01 00:42:38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金旭 徐文欣)2024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 50周年。一直以来,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友谊

  近日,巴西东北部最大城市累西腓将2024年设为“中国年”。累西腓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卢功荣介绍,2022年当地政府就将中国春节设立为官方节日。“从喜庆的春节氛围开始,当地民众渐渐喜欢上中华文化,彼此间的欣赏和尊重是掀起‘中国热’的重要原因。”

  卢功荣在累西腓生活了20余年,“中餐馆在当地随处可见,煎炒烹炸的中国美食‘圈粉’无数,很多巴西民众对中式烹饪情有独钟,还有中国茶道、书法展览等也很受追捧。”他说,“我们协会计划在‘中国年’期间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1900年8月15日,首批中国劳工抵达巴西,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巴西联邦政府和多个市政府将每年的这个日期定为“中国移民日”。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长叶王永告诉记者,在圣保罗州,中国的国庆节也被定为“中国文化暨移民日”。巴西以文化融合而闻名,与中国相关的节日增多表明两国文化的相互欣赏,也反映出当地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认可。

  叶王永在巴西生活37年,他介绍,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同乡们都会开展庆祝活动。大家也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在巴西遇到灾害之时捐款捐物,为贫困地区的居民举办慈善活动。“我们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赵永平表示,在不少公园,都有两国民众共同组成的太极队,当地还开设武馆,专门教授中国武术和舞狮舞龙,很多年轻人对此表现出十足的兴趣,纷纷参与其中,在一招一式、一腾一跃中体验中国功夫的刚柔并济。

  随着舆论的升温,烟花的“禁”与“放”,已经成为了各地有关部门必须正视的公共议题。无论是继续“禁燃”,还是适当地“开个口子”,各地政府都应该尽可能和民众解释清楚政策制定的原因和依据,回应公共诉求。

  1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其中包括,各地要积极组织为65岁以上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风险且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发放指氧仪,指导居家自测血氧饱和度。

  不少医生都向记者表示,对于预防重症,及早识别是重要的。许多前来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人,都在家扛了很久,一些老人其实血氧饱和度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及时发现。

  如何加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保护?专家表示,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感染,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可能会导致重症发生,出现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因此,家人在对老人居家监测时,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血氧指标,一旦出现快速下降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今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继中国共产党去年完成换届之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此外,包括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也值得关注。

  在北大国际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放开之前收着八九个重症病人,如今重症病人数量已经增加到18人,其中超过50%是感染新冠后重症入院的。而科室尚有6张空闲的ICU床位,但护理人员并不够用。

李汉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