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形容2023年,全球爱用这些梗? 快来挑你的年度关键字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9 07:09:43

  中新网12月30日电(陈彩霞 孟湘君)如果用一个字、一个词,描绘刚刚过去的2023年,你心目中的年度字词是什么?

  年终岁末,全球多个平台的年度热词榜单,给出了多种多样答案,为即将过去的2023年落下注脚。

  “贵”、“诈”、“见利忘义”、“AI”……这些热词不仅映射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社会变化与人类发展的思考与复盘,更深刻凸显了人们对当下及未来种种危机与挑战的关切。

  “幻觉”与“真实”:

  AI主题词搜索量激增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街头被捕”“印度总理莫迪跳传统舞蹈”“拜登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2023年以来,网络上不断出现由生成式AI制作的图片、视频,真假难辨。

  过去一年,AI相关产品层出不穷,火遍全网的人工智能绘画,知无不言的聊天机器人,24小时直播带货的数字人……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融入千行百业。在此背景下,《柯林斯词典》、《剑桥词典》和《韦氏词典》三大词典罕见达成一致——选出的年度词汇都与人工智能(AI)相关。

  11月1日,美国《柯林斯词典》宣布,2023年年度单词为“人工智能”。《柯林斯词典》认为,“AI被视作下一次技术革命的代表,发展迅速且成为2023年的话题。”

  11月15日,英国《剑桥词典》也评出了年度单词——“hallucinate(产生幻觉)”。这个词也与人工智能有关,hallucinate的传统释义是“似乎看到、听到、感觉到或闻到不存在的东西,通常是因为健康原因或因为服用药物”,但现在词典给它新增了一个释义,即“人工智能产生的虚假信息”。

  《韦氏词典》11月27日宣布年度词汇为“authentic(意为真实的、正宗的等)”。按照韦氏出版公司的说法,authentic往年也是搜索热词,但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热门话题,该词的搜索量激增。

  韦氏词典特约编辑皮特·索科洛夫斯基称,“我们将2023年视作真实性遭遇危机的一年。”在他看来,当人们越来越怀疑事物的真实性时,对真实性也就越来越重视。

  正如《纽约时报》科技撰稿人凯文·鲁斯所说,“我感到一种不祥的预感,AI已经跨越了一个门槛,世界将永远不一样。”

  社会变化的“记录仪”

  亚洲更关注当下与危机

  展望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改变,似乎有些“高大上”难以琢磨,不少地区的人们似乎眼光更为务实,更关注当下。“税”、“诈”、“见利忘义”……亚洲国家选出的年度词汇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

  12月10日,韩国《教授新闻》公布的2023年度成语为“见利忘义”。由20名韩国大学教授组成的推荐委员会推荐了26个成语,《教授新闻》从中选出5个,面向1315名韩国大学教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利忘义”排在首位。

  据韩联社报道,推荐“见利忘义”的全北大学名誉教授金炳基表示,“比起正确引导民众,韩国政客更注重自己的利益。这些政客朝着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制定并实行政策”。

  同一天,马来西亚2023年年度汉字揭晓,“贵”字当选。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总会长吴添泉表示,民众选出“贵”为年度汉字,显示物价上涨已成为民生问题,政府应更加关注有经济压力的民众,为他们提供更多福利措施。

  12月12日,日本年度汉字发布会现场,京都市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挥毫写下了“税”字。继2014年之后,“税”字第二次当选日本年度汉字。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认为,近一年来,日本国内关于增税的讨论不绝于耳,加上政府拟定对所得税等税种进行一次性定额减税,以及消费税发票制度改革、故乡纳税审核基准的严格化等话题均引发社会热议。

  日本《京都新闻》报道称,“税”字反映了日本民众这一年来围绕增税与减税争论的不安与烦恼。

  12月2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公布2023年“字述一年”年度汉字投票结果,“诈”字当选新加坡的2023年年度汉字。

  全球反诈骗联盟和数据服务提供商ScamAdviser2023年10月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诈骗团伙在全球骗走1.4万亿新元(约合7.54万亿人民币),而新加坡人均损失约5538新元,为全球最高。

  新加坡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称,“诈”是全球性行为,是道德问题。“现在的诈骗犯连受骗对象都不必看一眼,诈骗起来更加无感。”李慧玲认为,人类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在研发新科技、探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面,却缺乏对更本质的人性问题的反思。

  网络俚语走红

  触摸“Z世代”跳动的脉搏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12月3日,世界上历史第二悠久的学术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选出的年度词汇是网络流行词“rizz(魅力)”。

  报道称,“rizz”——新兴网络常用俚语,意为“风格、魅力、吸引力”,或“吸引浪漫伴侣或性伴侣的能力”。该词取自英文单词“个人魅力”(charis ma)的中间部分。

  2023年6月,主演《蜘蛛侠》系列影片的英国演员汤姆·赫兰德对带火这个词贡献了一份力量,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没什么rizz(魅力),我的rizz(魅力)有限。”随着视频在网上流传,这个词被使用得格外频繁。

  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数据,相较于前一年,rizz一词的总体使用量增加了约15倍,还带火了大量的表情包。

  “2023年的选择反映了社交媒体如何指数级加快了语言变化的步伐,”牛津语言出版集团总裁卡斯珀·格拉思沃尔说道。

  而中国“Z世代”,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日前,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推出年度十大流行语。

  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多巴胺穿搭、搭子、情绪价值……这些网络热词或好笑,或自嘲,或豁达,却生动描述了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一堆2023年年度关键字词中,你又青睐哪一个呢?快来“对号入座”吧!(完)

  当日3时12分,源潭站车站值班员廖清湖正有条不紊进行着接发列车作业,突然接调度所通知:“源潭站,Z385次列车2号车厢有一名男性旅客突发疾病,需要你们接车。”“收到。”廖清湖复诵完毕后立即告知值班副站长黄永池到场,并通知客运值班员马上做好交接救助工作。

  李银花是一名“80后”,出生在山东菏泽,受母亲影响,自幼便喜欢蒸花馍这门技艺。“蒸花馍既是一种民间艺术,也是一项致富的手工技艺。”李银花说,从山东嫁到河北后,一直都想创业,2018年外出培训后,便开启了她的花馍创业之路。

  据10月14日视频监控显示及调查证实,胡某宇下午下课后到食堂用餐,晚餐后17时40分独自回到306寝室短暂停留,后上到五楼阳台停留2分57秒,往睢园和校外树林山岗方向张望。17时45分走出宿舍楼,打篮球的同学与其简单对话,监控显示其往睢园方向走去;17时49分胡某宇再次返回宿舍楼,未回寝室,17时50分到达五楼阳台停留13秒。17时51分30秒胡某宇从宿舍楼走出后,打篮球的同学再次与其打招呼,并看到其走上睢园台阶,17时51分58秒在睢园方向离开视频监控范围之后再未发现胡某宇轨迹。(完)

  从台南到高雄、台北,再从香港到上海、北京,回忆人生履历,黄庆元调侃自己一直在“漂泊”,几十年来与家人聚少离多。他说,也因此,乡愁成为自己音乐创作中一个重要的情感来源。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杨洪春认为,尽管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整体好转,这样的宏观环境将为福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春节期间(1月21日-1月27日),全省公路、铁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总量共计76.32万人,其中:公路累计发送旅客55.14万人,占比72.25%;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4.44万人,占比18.92%;民航累计发送旅客6.74万人,占比8.83%。

洪儒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