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5月成绩单“出炉”:理想今年月销首超3.5万辆,蔚来刷新月度交付纪录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01 22:58:41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6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4年5月的销售成绩。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此外,理想汽车方面透露,理想L6自4月24日开启交付以来,共计交付超1.5万辆,创造了理想汽车新车型交付的最快纪录。“理想L6的产能在持续爬坡,交付等待周期会进一步缩短,定购车主也将更快开上新车。”理想汽车方面表示。

  零跑汽车方面,其5月交付新车近1.82万辆,同比增长50.6%。其中,零跑CI1、C10交付达近1.2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全新车型C16将于本月正式上市。而据零跑汽车总裁朱江明透露,其今年给零跑汽车团队定了比较高的目标,计划今年在国内交付新车25万辆。零跑汽车也希望借助新车提振销量。

  紧随其后的是小鹏汽车,5月交付约1.0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8%,重回月交付过万阵营。其中,小鹏X9单月交付量达到1625辆。今年1~5月,小鹏汽车已经累计交付近4.1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6%。据了解,小鹏汽车新品牌MONA旗下首款产品将于6月亮相。

  哪吒汽车则在5月交付10113辆新车,略逊于小鹏汽车,且成为少有出现同比下滑的企业。哪吒汽车方面表示,哪吒L纯电版已开始预售,预计7月交付。

  雷军还称,小米汽车将在6月开设双班,单月交付保障1 万辆,今年保底交付10万辆,全力冲刺12万辆。同时其还称,小米SU7深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有31%的用户都是女性,预计这一比例将会达到50%

  传统车企参与打造的新品牌方面,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鸿蒙智行方面并未发布5月交付数据。“5月份是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产品换代导致短期内销量下降,预计6月份销量将重回快速增长。”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称,6月问界交付争取4万辆,以后会朝着5万辆的目标前进;智界品牌则现在正在作调整,会重新走向增长的轨道。

  广汽埃安方面的数据显示,其5月全球销量超4万辆环比增长42.5%;1~5月,其全球累计销量超14万辆。“5月份,埃安国际化动作频频,先后进驻了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市场,半年时间已进驻19个国家和地区。步入6月,埃安的国际化战略将进一步加速,计划在香港、印尼、卡塔尔等市场进行新布局。”广汽埃安方面表示。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全新第二代AION V计划将于7月上市,昊铂GT全球款车型也将上市,广汽埃安欲借这些新车寻求销量方面的增长。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家车企表现不一,但多数企业都呈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的趋势,且多家品牌都创下了新的交付纪录。

  乘联会此前发文表示,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在77.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32.7%,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6.7%。“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早于去年发布。5月15日,五部门也正式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并公布了第一批下乡车型目录,从政策端对车市形成了稳定支撑。”乘联会方面认为。

  “当前新能源市场尚未充分在销量上反映出火热的市场需求,诸如小米SU7、理想L6、问界M9等产品仍积累了可观的在手订单,预计伴随产能的顺利爬坡,新能源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后续新能源市场还将持续迎来乐道L60、比亚迪秦 L、小鹏MONA首款产品、华为与江淮合作的百万级豪华产品等新款产品的陆续上市,有望为市场需求的增长贡献持续动能,推动新能源渗透率的节节攀升。”中国银河证券方面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史卫忠说,为保护国家利益免遭损失,检察机关在办理行贿犯罪案件中高度重视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明确追缴机制,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如在查办江西王某某行贿案中,经过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密切协作配合,追回2.15亿元人民币的国有资产损失。

  李秀国的养猪场开张了。县金融服务中心不仅给他贷了款,还找来致富能手,手把手教技术。孙志胜更是时常登门,了解情况,加油鼓劲。大家这么帮衬,李秀国说,不干出个样来都没脸出门。他把心思全用在养殖上,到了年底,卖猪的钱一数,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时候,马兰新村也建成了。李秀国一家搬进新居,三室两厅,宽敞明亮。客厅墙上是大屏幕电视,旁边还挂上一幅书法:人勤年丰。

  记者致电了一家提供新冠抗体上门检测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司,针对产品价格,对方向记者解释:“因为我们提供的是上门检测,所以产品价格确实会比医院高一些。”

  展望2023年钢铁行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稳经济效应逐步释放将利好钢铁行业,对钢铁消费形成支撑。

  维权难度较大 亟须监管出手

  1月下旬,钢铁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业绩预报,钢企净利润大幅下滑成为普遍现象,更有不少钢企亏损超10亿元,钢铁行业严峻程度可见一斑。2022年,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部分钢企出现亏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2023年的钢铁市场行情?

张慈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