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广西主场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7 16:57:30

  中新网防城港6月6日电(杨晓佼 潘卓明)6月6日,在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广西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主题,在防城港市举办海洋日广西主场活动,现场发布《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全面展示广西管辖海域的生态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据介绍,2023年,广西共开展了182个站位的近海生态趋势性调查监测,8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8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以及3个高风险区赤潮早期预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近五年来广西海洋生态基础状况总体稳定。2023年,广西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等典 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总体优良。本年度无赤潮等生物异常爆发现象;重点区域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指出,近年来,广西海洋部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海洋经济和绿色发展同频共振。今年1-5月,全区海洋经济增速明显,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向海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广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达到94.5%,海洋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巫家世出席活动时表示,广西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出海口,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广西要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效有序利用海洋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行共赢。要进一步提升向海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扩大蓝色伙伴关系,积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完)

  周忠和强调,修改课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如今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到了大家必须讨论的阶段了”,教育部门需要召集地理学专家,还要征求地球科学专业的学者、中学地理老师等一同商讨。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szb.nxrb.cn%2Fnxrb%2Fpc%2Fcon%2F202302%2F15%2Fcontent_57879.html" target="_blank">https://szb.nxrb.cn/nxrb/pc/con/202302/15/content_57879.html</a>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马英九将赴大陆祭祖,预计将访问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城市。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介绍,马英九将带领马英九基金会“大九学堂”的青年学子,参访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遗迹,并访问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及复旦大学,与大陆学生进行交流。

  不仅是地球科学类知识,在马珏看来,人文、区域地理同样需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思考。2013年,她曾到英国伦敦调研,旁听了一堂中学地理课。学生要在课堂上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制定旅游规划。这与国内的教学理念有所差异。她曾想在课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但受限于需要教授的知识点过多,“我们还要受到内容必须讲完的限制”。一些新增的环境和国家安全等知识,多是结论,缺少论证过程,使学生只能站在宏观角度分析,课程也显得较为枯燥。

  广东省教育厅印发通知,<strong>将统一测试项目中的必考项目(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和游泳)调整为选考项目,</strong>正常参加统一测试的考生,考试项目数不少于2项;非统一测试内容,可维持原定方案。各市体育中考分值不得低于中考录取总分的8%。

  周忠和强调,修改课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如今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到了大家必须讨论的阶段了”,教育部门需要召集地理学专家,还要征求地球科学专业的学者、中学地理老师等一同商讨。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