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国家级非遗 看岭南民俗盛会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4 02:31:27

  祖庙展现岭南人文传承

  佛山北帝诞庙会的起源与祖庙的修建和北帝信仰密切相关。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真武帝祠之始建……或云宋元丰时。历元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也”。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明代伊始,佛山祖庙被正式敕封为“灵应祠”,行“国朝祀典”,享“春秋谕祭”,礼极尊荣;清代更开启了“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的辉煌。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用“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县佛山镇之祠为大”高度评价祖庙。1996年,佛山祖庙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民俗专家梁诗裕表示,佛山依水而生,因水而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促使经济、文化、社会蓬勃发展。不过,佛山旧时作为水泽之地,水患频多。宋代以来,佛山成为岭南著名的冶铁中心,冶铁等工艺中需要用火。“不论是水还是火,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带来灾难。”梁诗裕说,北帝司水,水又能灭火,因此,佛山人在宋代元丰年间建造供奉北帝的祖庙,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明清时期,中原先民南迁到佛山一带定居,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佛山发展成为中国“四大聚”和“四大名镇”之一。

  延绵数百年历久弥新

  今年年初,佛山首次提出“十大传统文化”,其中祖庙文化为佛山所独有,而“祖庙庙会”则是祖庙文化的集中体现。佛山祖庙庙会自明清以来,延绵数百年,历久弥新,成为岭南地区一场重量级的文化盛会。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佛山有真武庙,岁三月上巳,举镇数十万人,竞为醮会。”可见当时“三月三”北帝诞的盛况。2008年,佛山祖庙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俊介绍,今年佛山祖庙庙会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其中,“春祭仪典”参照传统礼制,呈献全套祭器、祭品。11个方阵参与北帝巡游,阵容庞大,既有传统元素,又兼具地域特色。非遗市集荟萃本土十大非遗项目,传承人亲临现场,市民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广府非遗魅力。

  记者了解到,佛山祖庙庙会今年的北帝出巡线路长2.5公里,近千名演职人员将组成11个巡游方阵精彩上场,这是恢复“ 北帝诞”以来最完整、最强大的阵容。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软流圈在板块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为构造板块提供了一个相对较软的下部边界,让板块得以在其上移动。不过,软流圈为什么这样“软”,科学界存在着长期的争论。

  记者日前走进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看到沿街建成的骑楼汇聚中西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侨味”风格。在电视剧《狂飙》中,该街区的墟顶老街、水埠头、新市路、青年广场等地多次出现,吸引游客争相打卡同款剧照。

  选后初期民进党也曾以“和中保台”口号表达检讨的意思,但其新任主席很快又抛出“不要让‘疑美论’成为社会共识”的论调。攻击夏立言2月此行“朝贡”“落入大陆强制性政治框架”,进一步显现民进党政客无心改弦易辙,依旧要以对抗的意识形态处理两岸关系。

  和肖安军一样,2021年,彭华文作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被招引回乡。他租赁了村里广阔的山场,投资数十万元办起特色养殖场和仔猪繁育基地,又从郧阳区叶大乡引进肉质鲜美、适合深山养殖的“大耳朵八卦眉”黑土猪,带领乡亲发展特色养殖业共同致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10日电 (陈静宫兴)记者10日获悉,2022年,从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下称:外港海通码头)出口的汽车超过100万辆,达到101.5万余辆,同比增长16%。

  以潮州菜为例,今年上榜餐厅数为20家(数量仅次于粤菜),新增上榜餐厅9家,增幅位居地方菜系第一。潮菜研究会大师、黑珍珠二钻潮汕味道煮海餐厅主理人张新民表示:“潮菜在烹饪理念上讲究还原食材的本味,技法上多用蒸、炖、焖等方式,正好契合了当代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潮流。”

林丽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