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2 04:59:12

  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还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

  但最近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该网友表示:高峰时段人流密集、空间有限,携带大型物品可能会占用过多空间,给其他乘客的出行带来困扰,甚至可能损坏公共交通设施。

  对此,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工作人员表示,如有乘客发现卖菜老人带上车的菜有气味、汁水,弄脏车厢,可来电反映,地铁配有保洁,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处理。

  菜农乘地铁去城里卖菜

  车站每天提前开门,引导帮忙

  2022年6月开通的重庆地铁4号线2期是一条连接着石船镇到市区 的地铁线,全长32.8公里,共设15个车站。

  每天清晨6时许,4号线石船站的出入口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或背着背篓,或用一根扁担挑着竹篓,里面装满了新鲜的当季蔬菜;还有人将背篓固定在带有滑轮的小推车上,拉着小推车来到站门口……

  他们就是石船镇周边十几个村庄的菜农。随着进站口的闸门缓缓打开,菜农们依次进站乘车。

  地铁开通前,菜农们都在石船镇上卖菜,镇上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低。地铁开通后,菜农们发现,市区的菜价能卖高一点,于是很多菜农就坐上地铁到市里卖菜。渐渐地,乘坐地铁去市区卖菜的人越来越多,这条地铁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

  为了方便菜农,在做好开站准备工作后,本该6时15分打开的闸门会提前5分钟打开。站内工作人员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扶一扶背篓,引导菜农乘坐升降电梯,或是用手持金属探测仪为他们安检,引导他们快速有序进站……

  菜农的菜卖得更快了

  车厢中充满欢声笑语

  菜农叶善菊住在石船镇麻柳村,自家种了一片脐橙果林。春节期间正是卖脐橙的好时候,每天早上她都会背着七八十斤的脐橙步行40分钟,赶上第一班地铁去菜市场卖货。

  和叶善菊坐同一趟地铁出来卖菜的,还有一对80多岁高龄的老夫妻。在重庆,年满65岁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这趟地铁线路的开通,不仅给老人家省了钱,还为他们节省了时间。

  菜农冯爷爷说,以前他到市区卖菜要换乘几趟公交,一个多小时都到不了。“现在乘坐地铁,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还不用折腾。”到市场后,老两口轻车熟路卖起他们的豌豆尖,3小时不到,带来的豌豆尖就全部卖完了。

  有了“背篓专线”,菜农们的菜卖得更快了,他们的脸上也有了更多笑容。车厢中弥漫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热气腾腾的生活。

  一座城市的包容

  要既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

  菜筐里运的是菜,也是一家人的生计。城市交通本就是为所有市民服务的,应该有菜农的一席之地。有人坐地铁去上班、有人坐地铁去卖菜,大家都有各自的需求,法律法规就是最大公约数。

  城市的发展既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快节奏的城市,也需要等一等走得慢的人。一条地铁、一座城市的包容,就是既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

  就月度交易量来看,根据麦田房产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二手房的单月成交峰值出现在3月份,月成交量超过1.7万套;共有3个月的成交量低于1万套,除了2月份是因为春节假期因素影响之外,5月和12月的市场均不同程度地遭遇疫情影响,尤其是12月的这波疫情,使年末的“翘尾”行情没有如约而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记者 孟湘君)120年前为对付同一个国家宣布结盟的两国,近日又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其中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中国的邻国日本。

  <strong>(新春走基层)村民变股东 重庆南岸放牛村1000余名村民喜分红</strong>

  目前,罗源县林业局在罗源县摄影协会的建议下,在鹈鹕公园加了两个观鸟平台,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鹈鹕。

  地铁人流量开始攀升,路上行人车辆逐渐变多,商场人气回流……人们的工作生活正在恢复常态,冷清了大半个月的楼市也终于复苏。

  据了解,近年来,郑商所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新模式,持续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2016年甲醇期货启动保税交割,2018年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2021年修订规则将进口菜粕纳入交割品范围,2022年在PTA等9个期货期权品种上引入QFII、RQFII,历经多年创新发展,郑商所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路径不断拓宽。本次菜籽油、菜籽粕和花生期货及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标志着郑商所向建设成为“领先行业的风险管理平台、享誉世界的商品定价中心”迈出了坚实一步。

竺德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