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望加大中法医学教育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探索新机制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6 09:45:17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陈静 雷禹 童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等教育学教授赵文华25日接 受采访时表示,中法医学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了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催化”效应,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成效卓著,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类别逐渐多元、内容逐渐广泛以及层次逐渐提升等显著特征。

  赵文华指出,深化中法在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创新、医疗卫生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特殊意义。面向未来,中法医学教育交流合作的规模、体制机制创新、学生输入输出、条件支撑等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位学者建议进一步加大中法医学教育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探索新机制,建设中法医学教育合作机构、加大两国医学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据悉,在首届中法教育发展论坛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与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西岱大学交医中法合作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中法合作项目法国国家级协调员马克·戴勒贝什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巴黎西岱大学、里昂第一大学扩大学生交流协议》。

  据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拟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与规模,扩大与法国高校的交流范围、增加交流人数、延长交流时间;尤其在接受法国学生来校方面,拟增加“法国学生来校基础课程学习、人文交流、中长期临床见习、长期科研交换生”等项目,争取在未来3年接受法国医学生人数增加一倍及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对记者表示,上海交大医学院正聚焦重大领域和前沿方向,多维度推动医学+X学科交叉,打造学科交叉平台,开展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及成果转化。面向未来,重点将推进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合作的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成果产出、转化应用等各个方面探索交叉合作机制,培育学科新增长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政策条例,推动交叉成果全面落地转化。

  回溯历史,中法医学高等教育合作始于一家讲法语的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震旦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是该校最为知名的毕业生之一,曾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铸就了“一门四院士”传奇。1907年成立的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为中国以法语教学为特色的大学附属医院,培养了一批精通法语的名医,比如:通过法国巴黎医院住院医师考试的留学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始人邝安堃教授等。

  1964年,中法两国正式建交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上海第二医学院即开设了医学法文班,至今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回顾六十载岁月,中法两国教育合作培养了一批杰出医学科学家。

  在论坛期间,中法百年留学及教育合作成果展举行,本次展览由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中法联合医学院共同合作举办。展览选取部分中法合作重磅合作成果,进行了详细展示。

  据了解,多年来,一批中法医学教育培养的卓越医学领军人才在不断地推动着中法合作,包括: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胰腺外科领军者、中法联合医学院执行院长沈柏用教授,微创外科领军者郑民华教授,临床病毒学专家张欣欣教授等。他们既是中法医学教育培养的杰出人才,又为推动中法医学交流合作作出卓越贡献。

  据悉,2018年,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国五所顶尖医学院校共建“中法联合医学院”,至2023年底,学校已选送333名法语班学生赴法学习;法方每年公派30名学生参与学校暑期培训,并承认其实习效力。多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方合作伙伴共同携手探索解决医学难题的新思路,为推动世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完)

  感染后,因为进食不足、腹泻、呕吐、感染或药物导致胃肠道反应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血容量不足,心率会代偿增快。因此,在感染期间,应该适当增加饮水,少吃多餐,甚至可以喝口服补液盐。如果觉得口渴、尿少等要警惕脱水带来的危害,及时就医。

  过去的两年,布洛芬相关药品产销两旺,一直维持着一个供需平衡的状态,从产线到终端市场一环扣一环,每个节点的衔接都比较顺畅,这才保证了每一片布洛芬都能到达需要它的人手上。

  何玉琦医生提醒,与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相比,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更需要引起重视。此外,由于儿童患者群体并发消化道症状风险高,患儿家长应重视对消化道症状的观察,并有针对性地给与药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袁洪记得,这一年前后,国内开始论证,PNT体系下纳入低轨卫星导航服务的可能性。2018年,袁洪所在的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团队,设计研发国内首个低轨卫星的北斗信号增强试验。同年,武汉大学发射“珞珈一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先后发射“虹云工程”和“鸿雁”低轨试验卫星。此后,国内相关国企、商业航天公司,陆续推出低轨导航星座规划。2021年,国资委出资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网集团”),也将低轨导航作为重要业务方向。

  “我在此澄清一个误区……”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如此说时,在线参加“未来讲堂”线上会议者无不看到了他一脸的无奈。

  中国经济从2020年年初的疫情中迅速反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与外贸,在这两项动力被大幅削弱的当下,消费被寄予厚望。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便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将主要来自消费的修复反弹。

洪坤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