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9 18:52:18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庞无忌 曹旭帆)6月28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新华社、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极地考察40年光辉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坚韧不拔、拼搏奉献精神的颂扬。

  展览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沿革和重大成果。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国极地事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次展览首次系统梳理了这40年来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呈现了我国极地考察的综合保障能力、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国际合作与治理的

  展览亮点纷呈,包括大量珍贵的历史见证物、科研装备和极地生物标本,以及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中心展区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冰原作为展台,生动地再现了极地考察的现场环境。展览还首次公开了多艘考察船和考察站的大比例尺模型,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极地考察的壮观与艰辛。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希望通过展览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极地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发社会各界对极地事业的热情和支持。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强调,中国极地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40年来,中国极地科考在综合保障能力、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和憧憬。

  在展览期间,自然资源部还将组织多场极地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活动,邀请参与极地考察的科学家、考察船长、考察站长等亲临现场,与公众分享他们的极地经历和感悟。这些活动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极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完)

  “历史之旅”板块发布了《溯源中国》《寻找霸陵》《陶寺故事》《殷墟故事》《解密汉简》《滇池遗珍》《祁连大墓》《沙丘下的宝藏——探秘孔雀河烽燧线》共8档考古类纪录片。通过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最新成果,追寻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先后印发、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先后出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始终坚持科学、精准、主动,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追名逐利”的概念炒作行为属于市场噪声,往往属于短期行情,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不要盲目跟风。

  另外,妊娠晚期或者围分娩期,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娩出来以后,可能有一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会出现病情进展风险。赵扬玉特别提醒,妊娠晚期的孕妇,如果出现胎动异常、出血、肚子疼,疲乏无力等,即使不发烧也要到医院就诊,可能不是新冠感染,有一些是妊娠晚期并发症的问题。

  二是要注重保护心脉。针对合并有多重慢性疾病,尤其是由心肺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对于舌质、口唇和舌下络脉紫暗,脉涩等瘀象明显者,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等以保护心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缺氧状况。

  <strong>既谋当下、又计长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strong>

贾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