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建议:中俄可扩大北极事务上航道与开采安全合作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3 00:34:21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谢雁冰 薄雯雯)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2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论坛发布《俄罗斯未来重塑,中国可积极引导——2022年以来5次赴俄罗斯深度调研21个城市的智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出中俄全方位合作的十点建议,包括寻求中俄能源合作方式的突破,扩大中俄在北极事务上的航道与开采安全合作等。

  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撰写,以多次赴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堡、克里米亚等21个城市交流与调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综合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实际调研。

  报告指出,目前中俄两国在经济、金融、人文、社会、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是当下中俄合作潜力所在,也是未来深化合作的方向。

  报告表示, 尽管中俄未来合作面临一定挑战,但俄罗斯对华开展经贸合作的意愿空前强烈,数字经济使两国合作广度与深度加大。

  报告提出提升中俄全方位合作的十点建议:第一、持续提升俄罗斯在中国整体国家战略中的比重;第二,拓展以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中俄新发展战略合作;第三,推进中俄金融规则对接、金融产品服务能力的实质性突破;第四,务实强化后疫情时代的中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第五,争取中长期供求基础上寻求中俄能源合作方式的突破;第六,扩大中俄在北极事务上的航道与开采安全合作;第七,深化中俄两国留学生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合作;第八,加大对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毗邻地区的互联互通改造;第九,加大对俄罗斯农业的互联互通投资与合作;第十,着眼俄罗斯华人新移民、推出“华商升级”措施。

  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合办。此次论坛还发布了《撤资浪潮之后:在俄外企情况、俄方应对及对我启示》和《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研究报告。(完)

  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流向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同比更是大幅增长了1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7.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6%。业界认为,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吸收外资增速,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大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贝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常见的原料药企业实施的垄断手段包括固定价格、分割销售市场、不公平高价、拒绝交易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搭售等。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也不仅包括原料药生产企业,还有许多获得独家代理权的医药销售公司。

  他表示,理论上,人口机会只是人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则是由人口机会转化而来的经济产出,人口机会不会自动转化为人口红利,转化机制是与人口机会匹配的政策环境。实践中,人口高质量发展将必然成为我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导向,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

  王宏伟认为,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教育部或应急管理部门还是应统筹学科人才培养,比如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急管理人才发展方向。

  基于此,原新提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我国的人口机会和收获人口红利的重点已经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优势,转型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更加强调以人口质量提升为基础的资本型人口机会和人力资本红利。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陈映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