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上走向线下:美国华裔青少年赴云南之约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0 14:08:24

  中新社云南文山6月19日电 题:从线上走向线下:美国华裔青少年赴云南之约

  中新社记者 缪超

  “白色、红色、紫色、黄色、黑色……这种米饭美观又美味。”19日,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15岁成员丁浩森终于品尝到期待许久的“花米饭”。两年前,麻栗坡的小学生们通过网络视频,曾向他们介绍这一壮族特色美食,并邀请他们到云南访问。

  当天,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从线上走向线下,走进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第一小学,赴一场迟到两年之久的云南之约。

  “我们俱乐部旨在推动在美华裔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督导陈涛告诉记者,华裔青少年渴望对祖籍国加深了解,但两年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他们未能到中国实地探访交流 ,互联网成为新的交流途径。

  2022年12月3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牵线搭桥下,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与麻栗坡县第一小学举办“手牵手漫步云桥,心连心共筑未来”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那次活动激发了两地青少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愿望。”陈涛说,自此搭起一个跨国青少年友好交流平台,每隔两周他们相聚云端,共话友情。

  “我参加了15次与麻栗坡县第一小学学生的线上文化交流活动。”丁浩森说,刚开始时大家显得拘谨,为了交流能够持续下去,还制定出交流话题清单和时间表,“例如,有一次交流主题是‘节日与庆祝活动’,我们相互介绍了感恩节、万圣节、春节和中秋节,发现了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他们对我们的火鸡大餐充满好奇,我们对他们载歌载舞的日常生活感到惊讶。”

  跨越山海的“云端”交流中,两地青少年聆听彼此的生活故事,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相互促进中英文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交流中,得知麻栗坡县第一小学图书阅览室陈旧,2023年美国华侨华人捐赠2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改造图书阅览室提供资金支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青少年走进麻栗坡县第一小学,这里的学生用毛笔书写下《论语》开篇语,表达喜悦之情。

  “我第一眼就认出了郭弈涵,因为他和我同龄,还戴着和我一样的眼镜。”麻栗坡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韦启航说,郭弈涵曾在视频连线中教会他不少英文单词。

  为这次期待已久的线下交流,双方精心准备,纷纷展示了诗歌朗诵、书法绘画、杂技秀、小提琴独奏等才艺,并共同在麻栗坡县第一小学在建新校园里种下“友谊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麻栗坡县第一小学教师刘丽说,将携手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将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持续下去,为两地孩子提供语言、文化交流机会,拓宽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激发孩子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热情。

  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此次到访云南,还将走进文山州、红河州、昆明市等地研习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厚重的边疆历史、感受沿边开放的活力。(完)

  履职尽责,离不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021年底,夏吾卓玛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调研,看到黄河两岸沟壑纵横、峭壁耸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她反复与尖扎县有关部门沟通,仔细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提交了“开展黄河沿岸尖扎段生态保护修复”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大规模、标准化教师培训也在数字时代进入新阶段。去年暑假期间,教育部门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首次开展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研修活动,共有1313万教师在线学习,约占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数的71.2%。

  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据了解,伊犁州现有滑雪场14座,居新疆各地州之首。优质的冰雪资源如何点燃冰雪消费热情?伊犁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张春明称,伊犁州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为完善,为冰雪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托这些资源,伊犁州将目标瞄准冰雪休闲度假市场,从“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冰雪+美食”等方面发力,做好“冰雪+”文章。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合肥2月12日电 (储玮玮 张俊)“量子计算机可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更强的算力工具,让未来机器算得更快,变得更‘聪明’。”谈及近日火爆全球的ChatGPT,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量子计算专业组副主任、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博士如是说。

  显然,全面注册制的推行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牛股”、“赛道冠军”进入A股市场和公募基金的股票池。建信基金研究部负责人田元泉认为,全面注册制有利于吸引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入市,行业配置和市场结构有望受益于新经济形态而得到优化,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指数的“晴雨表”功能,更加准确表征宏观经济的变化。在新经济形态的注入下,指数有望实现长期慢牛的格局。

  近日,记者跟随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集中采访,在宿州见到了吴兰云,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18年来选育出的“得意之作”——小麦新品种“皖宿1510”。

李欣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