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速度” 上海南汇“年轻的城”日新月异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5 00:05:58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李姝徵)初夏的滴水湖畔,草长鸟鸣、生机勃勃。14日,“媒体看新城”集 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南汇新城专场在这里举行。

  南汇新城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成立近5年来,临港新片区的高端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发展初现锋芒,这座年轻的城日新月异,正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当日介绍,临港新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已集聚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商飞、上汽等龙头企业。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22.5%,约占上海全市11%。

  现代服务业也是临港的特色优势。据唐浩介绍,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临港正在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表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4.01亿美元,年均增长超45.3%。揭牌4年多以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超6000亿元。

  “目前,临港新片区形成贯穿‘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据李向聪介绍,临港新片区正助力企业“0到1”的源头创新、“1到10”的创新加速和“10以上”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临港新片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这座年轻的城,也正成为年轻人的城,人才集聚“磁石效应”愈发强劲。官方数据显示,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累计有8.81万人才来临港发展。2023年更是平均每月有约2600余名人才来临港“逐梦”;今年以来,临港已累计引进人才2.11万人,同比增长51.54%。

  “为了激发环湖活力,我们每年会围绕滴水湖举办各类商文体旅活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四级调研员张晓燕表示,临港正从商业消费、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入手,让这座年轻的城赢得年轻人的心。

  阳光伴着海风,在滴水湖畔观摩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咖啡集市啜饮香浓的咖啡;夜晚华灯初上,夏季啤酒节的啤酒清香四溢,滴水湖剧院里的管弦乐表演正静待观众……“未来两年内,我们将以耀雪冰雪世界、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天文馆101文旅集聚区为核心区域,积极创建都市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晓燕说。

  唐浩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500万人次,届时“‘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完)

  一路上,连长一直在给新兵强调这条巡逻路的危险。成为驻勤点的一员,就要常年和严寒缺氧作斗争,与乱石冰川相伴。每次踏上边防巡逻路,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尽管这样,大家都会争着参加。

  寒风凛冽,在浦东合庆镇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三期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实施填埋场取泥、脱水、掺烧、运输等工作。

  据第三方出行数据APP“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前半段1月7日至1月27日,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23.7万班次,日均11297班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3%,国内恢复至90.3%,其中节前恢复至77.0%、春节恢复至74.8%,旅客运输量达263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1%,其中节前恢复至69.8%、春节恢复至70.7%。

  ◆ 目前,内蒙古森工集团共开发储备9个林业碳汇项目,年均减排113万多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2年12月,累计销售碳汇产品3516万元。

  新启用的上海数字文旅中心位于中山南二路2419号,与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总站相邻,与新改造开放的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隔街相望,与人流如梭的徐家汇商圈遥相呼应,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便利。中心建筑外形犹如一艘扬帆出海的巨轮,展示着上海文旅立足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决心与信念。中心的“一网通办”文旅政务服务大厅坚持“一口式综窗受理”“一门式便民服务”原则,设立6个柜面办理窗口和2个自助窗口,提供文旅领域向社会公开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90项(含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确认、行政备案、专项资金类),入驻事项全面实行清单式管理,年均受理量2万件左右,并提供现场帮办、自助办理、紧急救助等为民便民服务。中心的“一网统管”智能中枢——文旅通则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和“放管服”九个维度要素,正致力于构建“1+4”智慧管理系统,即:1个“全域文旅数据体征”和“假日管理模块、舆情应对模块、热线处置模块、企业服务模块”4个子模块,推动上海文旅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strong>这里是昭君故里,</strong>

洪彦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