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抓住机遇夯实西部发展基础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05 09:35:08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西部地区12个省份,既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支撑,又有西安、兰州、重庆等一批老工业基地的深厚制造业积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条件持续改善,装备制造、能源资源、农牧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同时,高技术产业、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也是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依托。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硬件环境极大改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点设施的建成,不仅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也激发和释放了沿线地区的发展潜力。

  城以产兴,产以城聚。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为区域协调发展增添了助力。重庆、西安、成都、兰州等既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也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这些既有优势,是西部地区继续发展壮大的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立足实际、摸清“家底”。西部各省份在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竞争新优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忽视、放弃既有优势。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更多机遇,西部地区应乘势而上,巩固产业基础,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现有产业配套,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因地制宜承接东部沿海及国际优势产业转移,推动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形成优 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新局面。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不仅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要与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需进一步优化完善能源动力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水资源设施的功能,下大力气加强信息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和文化医疗设施的布局建设。结合各地区的区位优势,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带动作用。

  展望2023年,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王立平对纺织服装板块持乐观态度。从服装板块近期终端动销来看,消费复苏趋势明确。1月以来品牌服饰销售持续向好,库存结构加速优化,折扣压力缓解,随着基本面改善。

  想要更大的力量,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据了解,中国测绘学会于1959年2月正式成立,是测绘科技工作者和有关测绘单位自愿组成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学术性、科普性的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之一。(完)

  2月2日,微软官方公告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据彭博社消息,在ChatGPT的影响下,苹果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

  ◆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

  据中国信通院去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俨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渗透,将带动新型经济范式加速构建,改变实体经济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陈珮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