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7 15:21:59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龙腾河端,海韵千年”2024北京西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沙龙5日举办,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承担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职能,发挥北京作为大运河终点城市的核心作用,对话全球运河城市,共谋共创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与发展。

  什刹海作为北京老城区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毗邻中轴线,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北端点,承载着丰富的运河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今年是中国大运 河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嘉宾齐聚什刹海畔,共话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致辞中表示,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要以运河为媒,深化发展伙伴同盟,促进经济、旅游、民生、生态等多领域的常态化合作;要推动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发挥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声音,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出时代的新风貌。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回顾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以大运河沿线地区案例生动阐释了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起来,让大运河资源美起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聚焦大运河北端点“河之端”——什刹海的独特地理区位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肯定了西城区在大运河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从宏观角度论述运河对人类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分享了作为“河之端”的西城区在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河而美·运河联动圆桌交流”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与活化传承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做到有机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多元视角。

  活动还发布了《大运河文化系统性保护·什刹海宣言》,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从保护发展、协同联动、聚焦宣传、创新驱动、汇聚力量五个方面出发,共同守护运河文明。(完)

  初晓表示,中巴合作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现如今,中国逐步与世界几大资源国开展非美元贸易结算。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巴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巴协议的签署也是对美元霸权的冲击。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美元信用不断透支,后续或有更多国家逐步采取非美元结算,巴西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此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2023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论坛上表示,国六A与国六B全面切换时限延长,或将很快迎来正式文件出台。

  束珏婷表示,中方期待同巴方就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深入发展开展建设性讨论,进一步深化中巴务实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提质增效。中国是巴西重要直接投资来源国,双边务实合作稳步推进,涉及制造业、能矿、农业、基础设施等广泛领域。

  在此过程中,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逐渐深化,从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1999年云冈石窟启动世界遗产的申报,次年便开始拆迁山门前建筑、建设广场等。而随着2001年申遗成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更全面展开,不仅搬迁了附近的一镇六村,还新建了5万多平方米配套建筑和设置,打造了全新的封闭式景区。

  据了解,武汉大学与30所台湾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24所高校开展学生交换,2017年以来与台湾高校师生往来累计逾1500人次,“桥·梦想”两岸青年交流营举办活动30余场,吸引500余名台湾师生来校进行学术研讨、文化参访。

  202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总台记者 王博)

赵丽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