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海通达全球!一组数据看2023年交通运输业发展成绩单

来源: 红山网
2024-06-20 04:53:36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一组组数据鼓舞人心,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的美好画卷。

  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

  一是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3.9万亿元,平均每天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三是乡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7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规模。年末农村公路里程459.86万公里。全国建制村实现全部通邮。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健: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明显缩短了区域间、城际间、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大大加速了物资的高效流通和人员的便捷流动。

  二、交通 运输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智慧绿色发展深入实施。2023年末,全国动车组辆数比上年末增加1674辆。铁路电力机车占比达65.3%、提高0.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辆占公共汽电车的比重达77.7%、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7座,已建和在建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辆占比达26.4%,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APU替代设备使用率接近100%。

  二是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专用货车、牵引车、挂车占公路货物运输车辆比重分别提高0.4个、1.3个和0.9个百分点,水上运输船舶集装箱箱位增加5.5万标准箱。

  三是大型化发展持续推进。大型营运载货汽车平均吨位提高至22.3吨/辆,营业性运输船舶平均净载重量增加97吨/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运行,C919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三、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人员流动高效便捷。2023年,平均每天超过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其中有1000万人次乘坐火车出行、1.5亿人次通过公路出行、70万人次乘坐船舶出行、170万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城市内平均每天近2.8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出行。

  二是货物运输繁忙有序。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其中火车运输约1400万吨、汽车运输1.1亿吨、船舶运输2500万吨、飞机运输2万吨。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其中快递3.6亿件。

  三是国际运输明显恢复。民航国际航线客运量比上年增长1461.7%。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比上年分别增长6%、18%。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5%、5.0%。完成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30.7亿件,比上年增长52.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健:2023年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在8%以上,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增长30%以上,表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也表明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2年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五个牢牢把握”,强调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据悉,广州东站是此次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复通后,内地与香港之间新增的高铁站点之一。该站地处广州市天河区中心地带,在附近居住的旅客往来粤港两地将更加便利。

  与特意带着专业设备出门采风的郑先生不同,匆匆而过的路人多半选择在等红灯的短暂间隙中拿出手机记录这难得一见的风景。大朱和小朱是一对双胞胎,今年高三的他们刚考完试,想趁双休日出门放松心情,“今天也拍了很多照片。在我印象中这好像是上海第二次下这么大的雪。之前在韩国看到过一次雪景,但感觉不太一样,还是上海的雪给我的情感触动更多吧。”弟弟在一旁补充道:“下雪也更有过年的氛围了。作为高三学生我们肯定希望高考能发挥出好成绩,当然新年首要的还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

  <strong>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strong>这里是内蒙古鄂尔多斯。现在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风力达到了6级,体感温度达到了零下20摄氏度。现在漫天也下起了小雪,在当地这是传统的“猫冬”时节。然而在这家“零碳”产业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车间里,生产线的长度有500多米,大家正在抓紧生产一款用于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的零碳电池。目前每天的产量达到了3万块。

  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争取优质资源来津布局,北京企业在津新设机构1406家,新落地重大项目318个、总投资1721亿元,吸纳北京技术合同2256项。

  15日白天,新年的第一场雪在浙中北地区扬扬洒下,多地山区局部有中到大雪;浙南地区阴有小雨,局部雨夹雪或小雪。气温一路下跌,雨雪现身,多地重回“数九寒天”。据浙江省气象台消息,15日一早,受寒潮影响,浙江全省已被寒冷笼罩,和前一日同一时刻相比,15日6时浙江大部地区出现剧烈降温,其中浙中北地区降幅最明显,下降12℃至14℃。

苏金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