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日元贬值何时见底?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9 09:25:09

  特约评论员 吴金铎

  日元汇率再创新低。数据显示,6月28日,日元兑美元跌破161关口,创38年来新低。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以及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阶段性背离的影响,美元指数走强,亚洲货币尤其是日元承受较大负面影响。

  6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美国GDP增速预测,同时警告“美国通胀仍然面临上行风险,美联储应该保持谨慎,至少等到2024年底才能降低政策利率”。尽管鲍威尔在最新一次议息会议强调“美联储不太可能加息”,但对何时降息仍然没有给与有效指引。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时点仍存在较大分歧。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不断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6日,美元指数录得106.0545,较年初(1月1日)上涨4.67%。

  另一方面,今年3月,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同时结束了收益率曲线控制,然而,由于日本央行一直奉行口头干预,与此同时对日元空头的威慑力有限且行动不够果断,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对提振日元的效果非常有限。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4年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政府外汇干预规模为9.8万亿日元。尽管日本央行干预意在抬升日元空头的成本,打击单边押注,但不够稳健的通胀和经济,仍然没有扭转日元贬值态势。

  以BIS公布的双边实际有效汇率来看,2020年1月~2024年4月,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幅度最大的有日元(贬值27.23%)、土耳其里拉(贬值20.97%)、俄罗斯卢布(贬值13.99%)。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以来不仅是亚洲货币贬值,受美联储鹰派加息、疫情冲击以及2024年降息预期反复等影响,全球货币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但整体上发达国家影响相对亚洲冲击更小。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亚洲国家货币贬值程度还远不及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亚洲货币中的日元,无论是单边汇率,还是双边汇率,名义汇率还是实际有效汇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日元为何出现贬值?除了美联储鹰派加息,以及反复的降息预期等推升美元指数之外,还有日本自身的因素。首先,日本通胀已达到2%的目标水平,日本央行结束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日本通胀继续抬升趋势仍然不稳定,这对提振日元作用有限。

  理论上,结束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该国汇率应该升值,但是,日本2024年解除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日元却仍在贬值。原因可能在于,日本债务规模庞大,日本非金融部门杠杆率过高,中长期耗损的日本信用使得日元贬值。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日本国家政府债务1305.77万亿日元,是2020年3月的1.17倍。另据BIS数据,日本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已经高达399.8%(2023年9月数据)。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和收紧货币政策,将增加日本的债务负担,而且,由于庞大的债务负担,使日本央行进一步提高短端利率的空间变得相当狭窄。于是,结束货币宽松给日元的正向提振作用,反而弱于庞大的债务负担给日元带来的贬值压力,使得日本央行结束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出现日元贬值。

  其次,短端利率上限提高之后,将传导到长端利率,这将使得日本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利差水平收窄。于是,以往以低价借入日元购买海外资产的状况有所改善,有利于离岸日元的回流。但总体上,日本基准利率绝对水平相对于欧美仍然较低,国际资本流入日本以及离岸日元回流的幅度可能也相对有限。即使有回流,也可能股市、债市、楼市和汇市冷热不均。此外,日元贬值对海外投资者(包括日本股市)而言,具有汇率损耗。即使有锁汇或汇率套期保值,也额外增加了投资日本资产的成本。

  再次,日本央行对汇率的干预效果十分有限。2022年9月22日,日本财务省通过买进日元、卖出美元实施了汇率干预,那是日本政府自1998年6月以来首次进行汇率干预。之后,日本央行还进行过汇率干预,但总体来看并未有效改善日元贬值的被动局面。再者,日本财务省公布数据,2024年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政府外汇干预规模高达9.8万亿日元。此外,6月2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再次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这极大地削弱了日本央行的干预效果。

  最后,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避险属性因日元贬值地位有所动摇,这或进一步加剧日元贬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国际官方储备中日元的储备总额为6528.97亿美元(美元计价),较2020年第4季度的峰值7153.47亿美元已下降约624.5亿美元。尤其是2022年第3季度,日元作为国际储备,其总量大幅下滑到约5601.12亿美元的规模,这与日元贬值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日元贬值加大了世界主要国家持有日元及相关资产的意愿,全球央行和机构投资者抛日元及相关资产又进一步导致日元贬值,形成负向循环。

  综上所述,整体上,当前日元较大程度受制于美元走势。根据美联储议息会议和鲍威尔主席的讲话,美联储可能在今年稍晚开启降息,届时美元升值的压力可能有所缓解,扭转日元贬值的局面。再者,7月日本央行可能再次加息,从而提振日元。最后,6月24日,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表示,“日本政府已做好 在必要时24小时全天候干预外汇市场的准备”,尽管日本当局鹰派干预的效果并不佳,但短时可能起到威慑空头的作用。市场也需要提防全球投资者对日元过于一致的预期带来的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李桐

  而辉瑞奈玛特韦,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其中奈玛特韦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其作用是阻断冠状病毒复制必需的蛋白酶活性;利托那韦则用于减缓奈玛特韦新陈代谢或分解,使其在较高浓度下在体内保持更长时间活性,从而共同影响病毒的繁殖。据辉瑞此前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症状发作后3天和5天内接受奈玛特韦治疗的患者中,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分别降低了89%和88%,病毒载量降低了10倍。

  去年9月24日,根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受贿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袁被判处无期徒刑。经审理查明:1994年至2018年,被告人袁仁国先后利用担任贵州省茅台酒厂副厂长、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获得茅台酒经销权、分户经销、增加茅台酒供应量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29亿余元。

  相关检测试剂盒研发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排队待审的众多抗原检测试剂盒公司未来肯定也会逐步获批加入产能扩张大军,解决短期内供应紧张问题。而且之前有人提出的NC膜供应也不会是大问题,尽管以往确实进口的多,但是NC膜一方面易于存储,各家都有备货,另一方面NC膜也是有国产厂商的,虽然NC膜国产的质量不佳,但做抗原卡,也够了。

  UU跑腿数据显示,12月5至12日,UU跑腿郑州用户医药类订单环比上一周增长376.3%,相较于2021年同期医药类订单同比增长330.7%。

  12月14日,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他表示,所有患者都需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根据病程和治疗情况使用新冠药物,盲目囤药、擅自用药不可取;而为了保护老年人,公众仍应对新冠病毒保持高度谨慎,尽量少感染、晚感染,不让最紧张的峰期(约2023年2月)之前的传播链延长到老年人群体。

  据悉,此次分红将是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首次特别分红,也是其首次在同一年度内两次分红。此前,贵州茅台在中报分红272.28亿元,加上本次特别分红,贵州茅台在本年度的分红总额将达547.51亿元,超过其2021年度524.6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吕家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