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原标题: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91资源站密臀,伦理社区无码一区白浆白丝-ndJVXzMiaMcRoFH-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中新网贵阳12月15日电 (周燕玲)冬日时节,海拔1200米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黔东草海,25台风力发电机群巨大的叶片随风徐徐转动,风力越大、叶片舞得越快,随即“舞姿”转换成源源的电流,顺着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25台大风车,每日最高发电约120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12000万千瓦时。”松桃自治县盘石风电场负责人介绍说,风力发电清洁环保可再生,对比同等发量的火电项目每年可节约原煤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

  从空中俯瞰,25座风力发电机组似25台“大风车”与盘石红石林景区、黔东草海景区、响水洞梯田交相辉映,形成一个靓丽的风景区域,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游玩。

  作为中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大省,素有“西南煤海”之称。近年来,贵州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不断扩大,实现了由传统的“水火互济”向“火水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贵州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累计达2181万千瓦,其中风电607万千瓦、光伏1511万千瓦、生物质63万千瓦。

  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属于高原低风速地带,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无“风”的省份。从火电行业转到风电行业的贵州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世凯说,“近10年来贵州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完全没想到贵州真的可以搞大规模的风电开发。”

  在中国的风能资源版图上,包括贵州、四川、甘南、陕西、湘西、岭南在内的地区被划分为四类资源区,而在风力资源比较好的内蒙古和甘肃北部的一类和二类资源区,年平均 风速则在每秒4米

  在范世凯看来,贵州发展风电虽没有太多资源优势,但有一定的能源转型优势,“在贵州海拔高的一些山头,产出的'绿电'还是很可观的。”

  目前,贵州赫章韭菜坪、龙里草原、威宁马摆大山等十余个风电与旅游一体化开发景区已经形成,一排排“大风车”直插云霄随风而舞,不仅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观光客前来赏景拍照,还有不少自行车越野赛、高原山地穿越赛等赛事在此举办。

  在发展绿色能源的同时,贵州还大力推行光伏发电,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不断将太阳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此外,贵州不少地方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种植农作物,探索“农光互补”。

  位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龙街镇夏家坪子光伏电站,就采用定制光伏支架抬高光伏板高度,留出足够的空间修建种植大棚。目前,光伏区内修建种植大棚133个,建有100平方米冷库2个,建成“夏家坪子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在夏季生长高峰期,每天可产平菇约1万斤。

  截至目前,素有“阳光城”“高原风谷”之称的威宁,累计建成并网发电集中式清洁能源项目63个,装机规模372.9万千瓦,装机规模居贵州首位,建成项目累计发电353亿度,实现产值165亿元,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累计产值近170亿元。

  “追风逐日”的贵州正谋划“绿色未来”。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贵州新能源装机总容量有望达到4200万千瓦。(完)

  收心归位拉满弓,保持奋进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开局决定全局。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新的一年干事创业的重要前提。但总有一些人走不出“过年状态”,觉得“不出正月都是年”,岗位“空城计”、工作“开小差”、干事“没状态”、精神“不振作”等“节后综合征”会隐隐发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不负时光不负卿、不负春光不负己。收心归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是纪律要求,更是职责所在。我们要收心归位拉满弓,及时关闭“节日模式”,按下工作“快进键”,切实把饱满的精神面貌、优良的工作作风带到新的一年,积极争创新作为。/index.asp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