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与金融“双轮”齐转 跑出经济增长量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0 22:13:11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谢梦圆)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如何在全球经济增长较低迷且金融风险较高的背景下推动未来经济增长?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杨燕青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未来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科技创新,全球目前都在科技创新角度投入大量的政策,以此推动未来创新和未来经济增长。

  怎样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之间创造更好的双向流动?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施南德(Kevin D SNEADER)认为这样做并不容易,“因为创新总是有着最高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直到进入创新研发中期才得到改善。

  他表示,在不同的时期,融资的模式不尽相同,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不同,但从初期融资阶段、专利申请等方面来看,中国的创新融资做得比其他国家好。

  怎样在相应的阶段引入更多所需要的资金?施南德表示,答案就在中国政府有关机构发布的新“国九条”以及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里,“我最开始做介绍的时候说,中国科技创新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工作是把创新成果规模化,这需要更多的时间达成,这也是机遇所在。”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席陈亮从投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他表示,投资银行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发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在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上市后,投资银行还能通过并购交易、财务顾问、持续的督导以及基本面的研究、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等为企业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促进企业有效地整合资源,持续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投资者更加灵活高效地参与市场交易,提高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陈亮说。

  谈及如何形成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官赵海英表示,在理念上,有一个关键词是“双轮驱动”。

  她解释说,一个“轮子”是金融为科技创新、为产业提供资金,但另外一个“轮子”也非常重要,“拿到资金的企业一定要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

  同时,她提到,“讲回报”并非指每一个企业都是高增长,“因为企业有很多种,有的是高增长,但是不确定性比较高,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要不同的企业,最重要的是把信息披露做得准确,告诉我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信息披露讲真话,讲实在话,不要虚假披露,不要泛泛而谈 ,监管机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完)

  在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美国一些政客为了自身利益炒作“中国威胁论”越来越不择手段,花样百出。这不,美国国土安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21日在上任以来首次有关国土安全的演讲中就大肆渲染要对抗“中国威胁”,还宣称要为此展开“90天冲刺”。

  有岛内舆论指出,民进党当局近年来动作频频,面对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图谋继续加码、火上浇油。岛内民众忧心两岸关系紧张确有其道理,其所作所为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只会给台湾经济社会发展蒙上沉重阴影,只会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深重伤害。

  据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8%,而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2%,并产生积极外溢效应。“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这不光对中国意义重大,对全球也同样重要。”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DF年会上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3,甚至超过1/3。

  面对人才房的“遇冷”,深圳为了增加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甚至修改了准入门槛:深圳人才房的单身购买的年龄限制从35周岁下调至30周岁。此外,申请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不再受深圳市户籍限制。

  但还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看图片,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亲自到机场迎接,飞了20多小时的卢拉,精神还不错,搂着献花的中国小孩子合影留念。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3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约60%的受访企业表示,如果中国的市场准入与美国持平,他们将会考虑增加投资。其中,约29%的受访企业表示如果中国扩大市场准入,将增加至少20% 的投资。超过七成的技术和研发行业企业愿意增加至少11%的投资。

许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