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买基金 变“难”了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7 08:32:50

  “我原先在某银行的风险评级为4级,能够购买其代销的5级风险评级的基金产品,但近日我无法再购买此类高风险产品了。”北京市西城区投资者汪洋(化名)向记者透露。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对投资者在基金产品购买方面的适当性管理有所加强

  加强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北京市西城区的投资者安吉(化名)表示,她在某股份制银行的风险评级为A3稳健型。今年2月末,她通过该行的手机银行APP定投了一款R5风险评级的基金产品。在操作过程中,该行只是向她发送了关于超出风险评级购买的提示短信,表明若未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定投计划将继续执行。

  “我当时并未有任何动作,之后成功进行了三期周定投。”安吉说。然而,到了3月20日,她收到了定投计划执行失败的短信。

  由于安吉仍然对这款基金产品颇为偏好,她再次尝 试通过手机银行APP进行购买操作。但这次,购买流程变得不那么顺畅了,因为银行要求她进行录音录

  “银行提醒我,由于我所购买产品的R5高风险评级超出了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为了维护我的权益,将对我的基金购买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安吉说。

  而另一家股份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今年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更严格了,尤其是在基金购买方面。以前投资者购买基金不会严格遵循对应的风险评级,但是今年要购买高风险基金产品,投资者必须满足相应的风险评级。”

  对于适当性管理趋严的原因,该理财经理表示,去年基金市场表现不佳,投诉以及相关纠纷较多,因此进行了调整

  强化投资者保护

  有投资者表示,如果想买高风险评级的基金,是否可以通过多次进行风险测评来满足要求?银行方面表示,虽然投资者可以进行多次风险评估,但每次评估的结果都会被系统记录,并作为判断投资者是否适合购买相应风险等级基金的依据。

  记者梳理发现,各家银行风险评估频次各有不同。如工商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月最多5次;民生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年最多可进行3次风险评估;招商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年最多8次。

  为了防止银行客户经理蓄意诱导客户进行高风险定级、推销高风险产品,银行也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投资者购买了产品,系统检测到该投资者往前追溯七天内进行了两次风险评级,且第二次高于第一次的风险评级,那我们会要求分支行进行自查。”某股份行财富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

  “如果客户单日内进行两次风险测评,系统会发出警示,并排查到相应理财经理。”另一家股份行人士表示。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凌辰

  1990年印花税在深圳开征,当时征收标准是由卖出股票的交易者缴纳成交金额的6‰;同年的11月,深圳市场对买家也开征了6‰的印花税。

  8月18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提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其中后者指,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团结合作聚焦发展,是包括中国和印尼在内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域外国家对此应予以尊重。我们反对个别国家罔顾本地区国家人民福祉,竭力挑拨离间、兴风作浪的行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单独列章阐述,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针对本轮强降水过程,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递进式开展影响预报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河南省气象局于8月23日、25日相继发布《重要天气报告》。

  “结果没人发现,我就顺着化粪池快步走,不敢跑啊,害怕惊动门卫。我连鞋都没穿,就穿了一件短裤。”阿水回忆,这几十米路,他走得心惊胆战。

张家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