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开放 新增多个互动体验空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6 19:51:28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王笈)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布展,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日接待限额提升至两万人次。至此,上博东馆的开放面积已达整体展陈空间的80%左右。

  本次新开放的展厅,包括4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常设展厅——陶瓷馆、玺印篆刻馆、玉器馆、货币馆,两个专题展厅——考古馆“考古上海”展、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以及4个互动体验空间——古代文明探索宫、数字馆“山水江南”展、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文创旗舰空间。加上此前已开放的青铜馆和雕塑馆,上海博物馆8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的6部已经揭开面纱。

  其中,陶瓷馆展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上博馆藏精品,近半数展品为首次亮相,多维度、多角度呈现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展厅的最后创新设立了触摸文物标本互动区,经过专业评估和特殊保护处理,在确保安全和完善相关举措的前提下,允许观众触摸一件清代康熙时期釉下彩青花瓷瓶,鼓励参观者以敬畏之心用手感知古陶瓷实体,领会文物的质地和工艺细节。

  玉器馆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上博馆藏玉器,涵盖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展厅中的40件重点展品配有拓展性的数字导览,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展厅入口处还放置了一块重达158斤、未经人工雕琢的新疆和田玉籽料,供此间观众触摸感受大自然“天地精华”之美。

  此外,玺印篆刻馆展出精品文物573件,新品约占35%,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为序章,开启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通史陈列;货币馆则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展出6000余件上博馆藏钱币,呈现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史 和金融发展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上博东馆新增的4个互动体验空间各有精彩呈现,备受关注。其中,古代文明探索宫以探索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特色,旨在激发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在这场“探索之旅”中,观众将扮演成“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等角色,通过“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古瓷标本触摸项目、“田野考古”体验项目等,近距离接触博物馆相关工作。

  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则是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修复技艺团队将轮流展示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通过明代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从价值认知、病害诊断、本体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完整流程。

  据透露,因古代书画文物对展陈环境极其脆弱敏感,上博自主研发建设了一套书画恒温恒湿系统,待文物保护试验检测通过后,上博东馆的绘画馆、书法馆、海上书画馆、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将于11月底前开放。届时,上博东馆将实现全面建成开放。(完)

  从“一个村”到“一面旗”,中关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征程上步履铿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新路子,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调研组认为,中关村的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据了解,2023年中央企业经营目标定为“一利五率”指标“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会上要求,各地国资委可以参考借鉴,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有挑战性的经营目标,拿出更加有力举措,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2022年,受疫情反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实体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股市、债市均出现明显调整,赚钱效应下降。作为老百姓最常见的投资工具,基金和理财产品净值也一度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出现大比例“破净”,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冲击。

  强化监测分析预警。指导各地密切监测居民消费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跟踪返乡、旅游人员流动情况,分析研判对城乡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的影响,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作出前瞻性安排。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随着市场热度回温,公募基金发行有望重回万亿元规模,扣除约2000亿元的年度净赎回变动规模,预计偏股基金带来的2023年资金净增量将达8000亿元左右。此外,股票型ETF基金维持扩容趋势,近3年增速均高于40%,给予10%的增速保守预测,对应3000亿元增量空间。

  守护健康,还要掌握健康技能。了解健康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更好服务自身健康及救助他人的需求。遇到外伤会正确止血包扎;掌握心肺复苏救助方式、熟练使用AED等应急救援工具;遭遇火灾等意外事件会应用正确的逃生救生手段,一系列健康技能,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养。

何浩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