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在成都启动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6 19:29:17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 (记者 王鹏)“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31日在成都启动。未来三周,26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医生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肝脏微创技术的学习交流。

  该培训项目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已连续两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 办。今年,共有来自匈牙利、泰国、俄罗斯、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埃及等1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6名肝胆胰外科医生参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介绍,在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肝癌呈高发趋势,肝脏微创技术将让更多患者获益。相比去年,今年的培训在理论授课、手术直播、模拟操作的基础上,新增了腹腔镜及机器人动物手术、手术视频比赛等全新教学形式,旨在提高实效,通过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医疗水平。

  “26名外国医生均为当地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以培训为契机,牵头联合亚、非、欧多家医院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吴泓说,此次培训期间,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位资深专家,还将有多位中国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新加坡、意大利、日本的肝脏相关领域名家进行理论授课或手术演示。

  “我很珍惜这次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习的机会,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被证明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来自意大利的医生Paolo Ossola表示,希望通过培训项目学习交流肝脏微创技术的最新发展前沿,提升技能、拓宽视野,从而造福更多意大利患者。

  来自埃及的医生Ahemd Elgendi是第二次参加该培训项目。“我很高兴把去年在这里学到的技术带回我所在的医院,帮助了不少埃及患者。”他说,希望通过培训项目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更深入紧密的联系,在技术引入、设备引入等方面有更长远的合作。

  中国肝脏外科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肝脏微创手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完)

  “目前产线正在紧张调试运营中,产能已达目标的70%,争取一季度实现达标达产。”俞章法说,新的一年将追加投资30亿元,一是对这两条万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新建一条吸附加膜工艺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力争当年全面投产,既能满足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旺盛需求,也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新京报:缉毒警的工作有许多危险,能讲述下你经历过的危险时刻吗?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价格调整后,2022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实际增长1.9%。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声明中表示,尽管遭遇诸多挑战,德国经济2022年依然实现复苏,与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相比增长了0.7%。

  “2022年到现在,我4个月回了7次家,每天睡4-5个小时,除了与大伙解决积压货,还有异常的快递单要处理,繁杂的事情接二连三,都会消耗大半时间,影响正常配送。”

  “落地那一刻我特别激动,这是时隔三年后我第一次踏出国门。”因为出发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放开,林靖一度很担心出关的时候会不会放行,但整个通关过程非常顺利。

  在菲律宾,不少民众走上首都马尼拉街头,抗议美国防长奥斯汀访问该国,反对美国的军事存在,呼吁将美军逐出菲律宾。他们强调,菲不需要额外部署美军和设施。

陈于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