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首发 创新提出“城市文化元空间”的理论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15 09:35:04

  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拥有140余年历史的张园,是上海现存规模最 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这里留下了大批名人的足迹和历史故事。

  张园文化丛书第一本《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14日在此间首发,创新提出“城市文化元空间”的理论。

  由时筠仑、郑丽君、李莉主编,海派文化研究专家共同编纂的《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以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张园为对象,通过历史研究、市民口述、企业访谈等多角度挖掘海派文化内涵、总结海派文化传承规律、演绎海派文化精神气质。

  《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收集且系统整理了张园作为私家花园逐渐走向开放的历史,张园作为“城市社交花园”所孕育的海派文化,张园改作里弄住宅及其石库门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张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文历史故事,书中还讲述了新时代张园的城市更新与海派文化传承和发展,进而凸显海派文化元空间的特殊价值。

  上海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在这里营业、中国第一部话剧在这里上演……张园因此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如今,张园成为上海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性建设的标杆项目。据了解,2022年底,张园西区焕新后,张园地区管委会便着手为张园谋划文化发展规划:以全球海派文化交流中心为总目标,提出建立“张园文化合伙人”机制,希望持续丰富张园文化内容,建立文化专家智库和文化开发者联盟;邀请文化学者、研究机构以及张园老居民持续讲述张园老故事和新故事,出版张园与海派文化系列丛书,创作既有国际风范、又有海派神韵;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的海派文化作品。

  在采访中,张园所处的上海静安区方面介绍,编纂张园文化丛书不仅是为了挖掘和探讨张园和海派文化的价值,更希望搭建一个全球化的海派文化交流平台,为海内外架起多元化交流的桥梁;期待更多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能与张园产生更强的共情和共鸣,双向奔赴共同推动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当天,“心阅张园读书会”现场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熊月之为在场读者听众专题分享海派文化。这位学者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独到的见解,娓娓讲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还与《海上名园》主编时筠仑,展开一场以“张园变迁与海派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名人对谈。(完)

  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台湾筹建高铁的时候,有两大企业联盟竞标。一方主张采用欧洲技术,另一方主张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1998年,主张采用欧洲技术标准的台湾高铁联盟取得合约。1999年初,台湾高铁举行了动工典礼。

  过去这3年,一家人努力地修复过去15年的伤口。申军良细数着其中的变化,比如,申聪考上了当地一所职高的动物医学专业,晓莉开始不定期做直播,一家人去了海边和滑雪场,用了很多年的电动车也换了新的。

  “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仔细一想: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黄令仪心中始终不甘。

  在中国提出有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以后,国际社会其实对中国之劝和促谈是高度期待的。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欧洲一些国家更多的人相信中国的诚意,以及中国的能力。

  每一次美国大选候选人,甚至是美国的执政政府,其资金的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军火商,台湾当局把“保护费”交给军火商,军火商再投给美国的这些参加选举的政客,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所以说这么多美国的军火商来台湾,根本就不是为了台湾利益,而是组团来薅羊毛了。

  这种模式下,近年来,北生所在细胞程序性死亡、感染与天然免疫等多领域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20年过去,它仍是中国科研体制内的“特区”,模式没有得到复制和推广。

张枝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