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春节临近,孔子家乡文化民宿迎远方亲朋

原标题:(走进中国乡村)春节临近,孔子家乡文化民宿迎远方亲朋

小说 攻陷新婚少妇,深田咏美中文在线播放中文在线播放-5mLph85A9Z59h-(走进中国乡村)春节临近,孔子家乡文化民宿迎远方亲朋。

  中新社山东曲阜1月10日电 题:春节临近,孔子家乡文化民宿迎远方亲朋

  中新社记者 赵晓

  中国农历春节脚步渐近,鲁源新村民宿联盟负责人孔凡玲最近陆续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预订电话。不少游客正规划着到孔子家乡过大年,住几晚文化民宿,枕儒韵乡风入梦。

  近两年,鲁源新村文化民宿受热捧,数万名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让包括孔凡玲在内的“民宿管家”有了新盼头。

  “以前一家三口种三亩地,一年到头纯收入不足万元(人民币,下同)。现在我们经营自己的民宿,年收入翻了七八倍,不仅盼过年,也盼‘忙年’。”孔凡玲说,春节前夕,村民们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等待有缘人前来入住。

  地处山东曲阜东南部,鲁源新村北接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临夫子湖。有村志记载,这里古时称“昌平乡”,春秋时期孔子父亲叔梁纥曾在此为官。

  尽管这座古村历史文化悠久,但一度因地处山区 、位置偏远而发展落后。

  “过去,村里基础设施较差,村民以传统种植为主,收入单一。2019年为配合鲁源小镇建设,村民整体搬迁到新的安置房中。”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村周边的尼山圣境落成开园,夫子洞、尼山孔庙等景点修缮一新,游客住宿需求激增。村民们从中发现新商机,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民宿应运而生。

  走进鲁源新村,一座座古朴别致的三层小别墅星罗棋布,近处绿树环绕,远处青山蜿蜒。“立志、守信、尽孝、重德”“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立于别墅门前的一则则家风家训格外醒目,让来此入住的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孔子家乡“尚礼仪”。

  “历史上,我们村有数十个姓氏,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经过几代传承,形成每户人家的行为规范。”刘承彪说,该村设有文化展馆、儒学讲堂、农家书屋,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文化入户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独特的儒韵乡风也令游客流连忘返。

  记者在探访鲁源新村时发现,当地打造流淌书卷气的儒学美德示范街,引入孔府印阁、礼乐雅集等文化空间,让游客亲身体验投壶、射箭等传统技艺。每当夜幕降临,示范街区流光溢彩,村民们还编排演出《射礼舞》《礼仪之邦》等古舞,赋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短短两三年,鲁源新村文化民宿从起初的一家、两家,发展到现在180多家。2023年,该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000万元。“在改造民宿的过程中,村民还把书法、拓印、儒家典籍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用文化优势引客、留客。”刘承彪说。

  鲁源新村的蝶变是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近些年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发展的缩影。

  曲阜实施“百姓儒学”工程,村村设“孔子学堂”、配“儒学讲师”,让儒家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随着乡村文化游持续升温,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76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13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春节客流小高峰将临,孔子家乡处处洋溢文化味,欢迎每一位远方的客人来此过大年,感知儒风雅韵。(完)

  “估计超过99%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人,将在社区医疗机构治疗;二级、三级医院则承担着不到1%的重症救治任务。两者都很重要,但走出疫情的关键在社区医生,在分级诊疗的基层,以及充足的药物储备。”12月18日,在一场会议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s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