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汪曾祺:自带“弹幕”的作家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8 23:52:3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上官云)提到著名作家汪曾祺,你会想到哪些作品?是《受戒》,还是《大淖记事》?日前,《汪曾祺1000事》读者见面会在北京举行。

  出版社介绍,这部作品的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强以及河南文艺出版社历史文化编辑部主任李建新。当天的见面会上,三位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

  《汪曾祺1000事》从1920年汪曾祺出生写起,到1997年他去世止,选取汪曾祺一生中具有史料价值和最能体现个人性格、文学师承、创作经历的事件,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

  这部作品包含1000多个“世说新语”式的小故事,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连缀成一部简明而完整的汪曾祺传记;在年谱传记之外,独辟“条陈撮述体”叙事新体例。

  杨早解释,“1000事”是一个体量,也体现了一个概念,“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一个小事组成的,它不是大的概念。从微观角度看,很多小事情,可能会成为你人生当中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拆开有它自己的意味所在,就是想做这样的工作。”

  “其中有些事,它不见得跟汪曾 祺密切相关,但是你了解这些事情可以体会他成长的氛围,他书写的时代背景,这些东西有助于大家理解汪曾祺。”杨早解释道

  “汪先生是作家当中少有的融通者。比如语文的融通,他同时是一个语言学家和文学作家;此外还包括艺文的融通、雅俗之间的融通,理论和实践的融通等等。”徐强表示,汪曾祺不但创作有很高的境界,其学术底蕴也很深厚。

  对于外界赋予汪曾祺的标签,杨早较为认同其中一个,即“汪曾祺是一个自带弹幕的作家”,“因为他很喜欢在里面加括号,会讲一些自己的感受,这个写法并不那么常见,这是他文学理念的反映,其实跟咱们现在的欣赏习惯有一些共同之处,所以说汪先生是很现代的一位作家。”(完)

  “宣称全额退保,可聊下来只是说能高额退保。根据保单类型,不同代理退保人报出的退保比例不一样,大多数是在80%~90%之间。”许凯说。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本就是涿州暴雨洪水频发的时期。但近100年来,涿州只经历过几次大洪水。2022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发布《涿州文化产业综合项目A01地块建设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其中提到,1963年8月2日~10日,涿州境内及西部山区连降大雨,各条河流洪水猛涨,涿州市被水围困,西面和北面淹没的深度约两米,“登城西望,一片汪洋,村庄难辨”,是最大的一次水灾。1996年8月,北拒马河发生1964年以来最大洪水,38个村受淹。再就是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7月22日,上游来水从北拒马河行洪,造成4.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徐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九项规定。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

  这其中,备受关注的当属两位“70后”省级党委副书记,他们都是中央候补委员,分别是湖北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生于1971年5月),贵州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时光辉(生于1970年1月)。

  2021年7月起,海河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漳卫河发生历史罕见夏秋连汛。2022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处长袁军等人在论文《完善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思考——漳卫河“21·7”洪水防御启示》中提到,海河流域骨干堤防达标率仅为65%,河道治理地区差异较大,泄流能力上下游不协调。部分控制性水库带病运行, 洪水调蓄能力不足。此外,河道管理薄弱,因多年未行洪,河道及滩地碍洪设施影响行洪。“21·7”洪水期间,卫河、共渠、卫运河等骨干行洪河道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阻水现象,增加了上游河道的防洪压力。

  之所以叫“福尔摩审”,审计部门还擅长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突破口。如在几年前,审计人员去成都某国际酒店审计,在一个星期时间里,审计人员从上万张单据里面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进口的原材料的入库单和出库单经常会出现一个人的字迹,而这个字迹又不完全一致。就凭着这个字迹,他们一直摸下去,发现这个人会趁着出库员不在的时候,模仿签字,一出一进,监守自盗,多余的钱都归他了。上万张单据属于大海捞针,但是即便是这些细微到别人不会注意的地方,也难逃万达审计的法眼。

文真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