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洪涝灾害来袭前有何征兆?普通人如何避灾?这140秒很重要!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9 10:43:09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发生连续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这些灾害来临前有什么征兆?普通人遇到这些灾害又该如何避灾?

  进入主汛期,连续暴雨天很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内涝时,应当用沙袋、挡水板等做好隔绝,防止积水倒灌室内,避免电气进水、漏电伤人,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如在户外行走要避开高压线,警惕积水区。驾驶车辆遇到立交桥下和低洼地带时,千万不要贸然通过,以防车 辆被淹。

  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崩塌等灾害。山洪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洪水到来前通常会有一些前兆,如溪水突然变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发出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此时,如果在户外活动遭遇泥石流时,要准备好通信设备,收集手电、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作为发送信号用的物品。迅速向山坡、高地转移,不要在低洼的谷地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或停留。当洪水来得太快来不及转移时,可以爬上屋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

  里德则认为,“虽然购买负收益债券没有任何价值,尤其在一个通胀高企的环境下,但不能排除,全球央行未来可能不得不重新出面购买大量主权债。”

  面对无人机、战斗机器人等新型作战装备,人的作用有多大?这一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无人机侦察营一级上士李建林。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这是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的基础性党内法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协助党中央起草规则,充分汲取派驻监督历史经验,有效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成果,对派驻机构工作作出全面规范。

  目前,该机构重点看好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新冠“乙类乙管”实施方案的消费复苏、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的高景气成长板块以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修复机会。

  就2023年全年油价预期来看,黄柳楠认为,考虑到OPEC对供应端的主动管理以及包括OPEC+、美国页岩油在内的产能瓶颈以及亚太地区在防疫政策边际放松后的需求恢复,在单边走势的判断上,并不认为油价弱势会贯穿全年,但全年重心仍较2022年下降,或有20~25美元/桶的降幅。

  据统计,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濮阳市辖区多名违法行为人通过台前县某快递公司、华龙区某快递公司等多个终端网点邮寄伪劣药品共3000余次,销售至全国多个地区,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

陈碧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