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手艺人:让指尖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9 09:01:54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8日电 题: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手艺人:让指尖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作者 陶拴科

  “我们用传统刺绣方式结合现代 科技,不断吸收和学习新鲜事物,让更多的刺绣作品走进现代生活,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新疆鹊桥仙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依热依木布比·马坎8日如是说。

  1989年出生的依热依木布比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哈拉奇乡人,从小受母亲影响,对柯尔克孜族刺绣情有独钟,是当地刺绣致富能人,并以刺绣手艺吸引了村子里一些年轻人走进她的刺绣工坊。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柯尔克孜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09年,依热依木布比在家里开设手工刺绣工坊。“刚开始我和妈妈接一些周边村子里的活,比如新人结婚所需的床上用品等,一年下来感觉挺忙的。”

  此后,依热依木布比便与柯尔克孜族刺绣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心灵手巧,加上善于琢磨学习,依热依木布比绣出来的产品常常受到客户称赞。“我发现年轻人对现代图案比较感兴趣,我们的刺绣也渐渐融入了时尚元素,比如枕头、背包的图案等,在色彩搭配上也做了创新。”

  在柯尔克孜族传统刺绣作品中,很少有人尝试涉足时尚元素的作品,依热依木布比拓宽视野,探索更多可能,为柯尔克孜族刺绣锦上添花。

  随着依热依木布比的刺绣产品畅销各地,她的刺绣工坊规模也越来越大。2021年,她成立新疆鹊桥仙刺绣有限公司,吸收了村子里及周边邻乡20名“绣娘”。

  “我们的工人有家庭主妇,有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她们都喜欢柯尔克孜族刺绣。”依热依木布比说。

  现在,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形式早已不拘泥于传统图案,卡通、3D等个性图案的刺绣产品近年来层出不穷,绣娘们不断吸收和学习新鲜事物,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绣出更多非遗文创产品,为民众喜闻乐见。

  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涌现出一批像依热依木布比一样的柯尔克孜族刺绣带头人,柯尔克孜族刺绣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合作社+绣娘+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完)

  截至1月25日22时15分,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0亿元,《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位。其中,《满江红》《流浪地球2》票房均超10亿,分别为18.4亿元和16.24亿元。

  “你们这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旅游呢?”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44/3265555968063121456.jpg" alt="" />

  小医院一线守护,大专家远程搭脉。夯实基层医疗的“网底”作用,源于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及远程诊疗平台、互联网+医疗通道的强大支撑。上海组织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分片区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上海还建立每日重症患者的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多项制度。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这也是中国年度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刘采法先后在多个林区林点护林,都是济南市林场辖区内最偏远的林点。2005年,他接过了全国劳模黄宜进的接力棒,负责济南林场最艰苦的林点——黑峪林点。“那时候没有水,也不通电,没有人上,我就上。”吃水要到300米以外的一个小蓄水沟挑水,到了晚上只能点蜡烛。周围人迹罕至,所有生活用品都要用扁担挑上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一干就是6年。

李俊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