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神舟十六号任务等入选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3 00:21:47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具体如下: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十六号返回,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

  ——中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为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中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外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研究成果有助于增进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

  ——中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中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该井采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

  ——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中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该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 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

  ——“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中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

  ——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

  ——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

  ——依法严厉打击“网络水军”舆情敲诈相关违法犯罪。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舆论监督”等旗号开办假冒媒体网站和自媒体账号,恶意炒作各类信息,甚至编造负面文章,以“交钱就删帖”“不交钱就发帖”相要挟,大肆实施敲诈勒索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挖各类假冒媒体网站和自媒体账号背后的敲诈勒索犯罪团伙,共侦办“网络水军”舆情敲诈相关案件110余起。

  此外,广物集团透露,在未来12个月内没有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重大调整的计划或方案。但不排除以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为目的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已有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或进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的可能。

  中山港客运码头地处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是广东省内往返香港的重要客运口岸之一,开通了中山至香港中港城和国际机场2条航线,为往来两地经商、旅游、探亲的旅客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水上通道,自1985年开通首航以来已累计承运旅客超3000万人次。

  2018年底,易事特控股股东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何思模与珠海华发集团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拟将东方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29.9%的股权协议转让给华发集团,引入华发集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华发集团是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

  当日12时35分,C6926次列车正开往茂名火车站。3号车厢内,一名男旅客突然向列车工作人员求助:“我的心脏不舒服,喘不过气,我想下车去医院。”闻讯赶来的列车长了解情况后,在车内广播寻医,并紧急联系前方茂名火车站。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还有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预告业绩增长。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亿纬锂能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1.96亿元至3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25%;旭升集团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6.65亿元到7.35亿元,同比增长60.93%到77.87%。

李平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