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见“大民生” 福建宁德市政协专委会重要提案为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9 08:41:28

  中新网宁德6月27日电 (吴允杰)踏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芦坪社区孝老食堂,饭菜飘香。就餐区内,老人们端着餐盘有序取餐;一旁的多功能活动室中,不少已用过餐的老人随着电视中播放的教学画面活动筋骨。

  “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收费合理,很好地满足了我们的用餐需求。”家住蕉南街道芦坪社区的陈阿姨说,自去年12月食堂开业以来,舒适的就餐环境、营养均衡的饭菜和节日里的特色美食,便深受老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老人逐年增多。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宁德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70.92万人,其中农村空巢老年人27.58万人。“吃饭难”问题,成为老年人的“急难愁盼”。

  如何破题?宁德市创新“互助孝老食堂”机制,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构建“政府搭台、村居承办、居民互助、个人自愿、梯度收费、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让民生保障变得更有温度、更富温情、更加温馨。截至目前,宁德市已建成640个互助孝老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1.6万余人。

  为更好地守护老年人幸福“食光”,宁德市政协将《关于推进“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列入2024年专委会重要提案办理协商议题。27日,宁德市政协赴蕉城区察看芦坪社区孝老食堂、七都镇镇区中心村孝老食堂,详细了解孝老食堂运营情况、基础设施等,并召开“推进‘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专委会重要提案协商办理暨对口协商会。

  会上,宁德市民政局作为牵头承办单位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互助孝老食堂安全运营情况进行通报;参会委员针对如何扩大互助孝老食堂覆盖面、更好运营食堂、确保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各自的建议。

  “小食堂”里装着“大民生”,提案中亦见民生温度。翻开宁德市政协重要提案协商议题办理台账,可见提案内容、会议时间及内容、协商意见、部门对协商意见落实情况等内容一一罗列。梳理提案内容不难发现,大部分均为民生相关问题。

  “这是市政协长期坚持的一项特色提案工作,可以说是除市领导牵头督办的重点提案外,市政协提案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宁德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陈美莺说,市政协专委会重要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发挥了各专委会联系界别的组织优势,推动提案办理更加取得实效。

  据介绍,自2017年开始,为扩大协商参与面,丰富提案督办层次,经提案委与相关专委会协商,宁德市政协每年筛选部分“小切口、贴民生”的提案作为重要提案,由各专委会牵头督办;五届市政协以来,不断扩大重要提案的覆盖面,引导委员加强与市直部门的联系沟通,进一步明确协商成果运用,并更名为专委会重要提案办理协商。据统计,自2017 年来,宁德市政协共遴选督办重要提案协商议题98个。

  “提案委将积极通过调研走访、现场评议等形式,聚焦提案落地的难点问题,也希望委员们持续关注提案的办理进展,在参与活动中既了解上情,又掌握下情,关键还要反映实情。”陈美莺表示,只有汇集“提、办、督”三方力量,共同研究提案建议转化落实的方法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办好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项工作、造福一方百姓”。(完)

  同时,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成熟、资本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等特征,新三板在设立之初就建立了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机制。《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工作指引》自2014年10月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工作、提高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办券商通过履行持续督导职责,指导、督促挂牌公司诚实守信,规范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改善了挂牌公司持续融资发展的微观基础。

  晚会主视觉特别打造了“开门回家”的温馨氛围,以贴在门上的“福”字帖为视觉核心,展现敞开大门喜迎四海华侨华人同胞归家的美好愿景,对联、醒狮、灯笼等新春元素与“四海同春”的海浪纹相呼应,整体视觉呈现出更青春、更欢悦的态势。

  植物考古初步成果显示,遗址以种植粟为主,兼有少量水稻。动物考古显示,遗址目前揭露部分均为中小型哺乳动物以及常见鱼类,少见大型哺乳动物,总体以野生动物为主,说明了渔猎经济占有的重要地位,另有一定的家畜饲养。

  “之前我看过极氪、蔚来、特斯拉等几个品牌,特斯拉内饰太‘朴素’,智能配置也不如中国品牌产品,性价比有些低,最早就被我排除;但是最近降价之后,性价比一下子就上来了,现在又让我有些纠结了。”在特斯拉门店里,一位正在看车的客户这样告诉记者。

  <strong>探索新形式</strong>

  开展港澳合作,离不开港澳人才的智力支撑。向均羚认为“重庆市对港澳人才的吸引力数之不尽”,并对港澳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开展科研、离休生活都提出思考。“我港澳的朋友只要来过重庆的,就不会只来一次。这就是重庆市的吸引力。”向均羚说,“重庆城市现代化做得好,重庆人文明有礼,航空及高铁使港澳往来便利。要吸引顶尖人才到重庆工作,就要让他们愿意举家搬到重庆居住。”她建议重庆建设完善达到国际化标准的高端学校、医院、养老院及游乐园、主题公园、生态旅游等配套,举办国际级竞技活动,“要让来的人才感觉重庆是他的家”。

袁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