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道地中药材成致富“良方”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8 09:21:24

  中新网甘肃定西6月27日电 (戴文昌)甘肃定西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已逐步走上一条“产业发展、民众增收、文明宜居”的中药材特色产业之路,中药材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又一剂“良方”。

  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定西专场)——“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 推动定西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在该省定西市陇西县举行。

  定西海拔适宜、光照充分,气候温凉、雨水合节,最佳的适种条件孕育了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等多种道地药材,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远超药典标准,因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今年4月,定西市作为甘肃省唯一市(州)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甘肃省定西市副市长范红梅说,为用好这一特色“招牌”,该市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抢抓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机遇,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定西市大力弘扬“岐黄文化”“医圣封衡”等中医药文化,先后推出《李时珍传奇》《渭水医魂》等多部秦腔戏剧精品,精心筹办“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中医药健康文化服务月”等系列活动。

  定西历来有利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传统习惯。范红梅说,目前该市已广泛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等“五进活动”,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名中医谈康养”等节目,该市民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在当地已蔚然成风。

  定西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特别适合大宗中药材仓储交易。该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30万吨,已建成以陇西首阳、岷县当归城等5个大型市场为龙头的中药材市场体系,年交易量145万吨、交易额270亿元。

  定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仓”之美誉,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药材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甘肃省定西市商务局局长李青鹏说,该市利用兰洽会、药博会等重点节会平台,大力宣传“陇西黄芪”“渭源党参”“岷县当归”品牌和道地药材品质。

  范红梅说,近年来,定西市构建了中药材从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已建成陇西、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了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生物制药、康养保健等为主的产业链条。

  据发布会透露,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陇西县举办,本届药博会主题为“传承创新 开放共享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完)

  “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的风险,但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在家里随便使用。”王贵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比如,奈玛特韦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问题,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常口服多种药物,如使用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

  “去方舱的医生面对高压的环境,有时候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心理医生肖雪负责朗悦花园方舱的心理热线咨询,她曾接到过许多医护的电话。三年来,医护总在一线面对这些压力。有一些医护已经养成习惯,在支援方舱前,会去她那里开一点安眠药。

  等待出舱是最漫长的事情,17岁的高中生余福霖最懂得它的滋味。11月26日凌晨,他核酸阳性,被转运至朗悦花园方舱隔离。15天后,就是2023届高考艺考的省考。

  杜燕是一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负责人,每天她和她的团队都会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86岁的王信芬老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平时生活起居全靠老伴照顾,每周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护理人员都会上门帮老人更换胃管和尿管。

  办法总比困难多。药品紧张的情况下,杭州基层医疗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为了让更多发热患者能够配到药,上城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19日开始将退烧药按颗配药。

  朗悦花园门口常停着两辆救护车,专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医疗组组长李慧是北京市第一中西结合医院呼吸科的医生,自11月18日来到方舱后,就开始制定一套应急方案。

李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