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评论员观察)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3 01:08:42

  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尽情绽放,中华文化将越发光彩夺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厚滋养

  善用文化之力,让各族群众在春风 化雨、润物无声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排练室里领舞《奔腾》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尽管姜铁红当天只是日常穿着,却将这段蒙古族舞蹈跳得潇洒恣意、韵味悠长,被网友评价“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更令人意外的是,作为这个经典舞蹈第五代领舞的姜铁红并非蒙古族人,而是朝鲜族人,编创这段舞蹈的马跃教授则是回族人。多民族文化交融交汇,结下艺术硕果,展现经久不衰的魅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以来,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到借助对口帮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再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务实的举措、有效的行动,筑牢了民族团结的根脉,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更显主干生机。近期,反映哈萨克族生活和文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国内走红,也在海外受到追捧,成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扇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尽情绽放,中华文化将越发光彩夺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厚滋养。

  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工作落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在云南昆明盛高大城社区,汉、回、彝、白等20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每年邻里百家宴、火把节、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人应接不暇,邻里亲如一家。可见,社区是增情谊、促团结的有效物理空间,更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也应看到,如今各族群众对信息的交流、对文化的体验,很多都是在网络空间完成的。这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并用好互联网,让网络虚拟空间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已正式拉开帷幕,虽然这次世界杯是首次在北半球的冬季举行,但寒冷丝毫挡不住国内球迷的消费热情。宅家观赛的球迷们通过外卖从附近的实体门店选购商品,掀起了居家看球的消费热潮,也为线下实体销量带来新的增长。

“青春,不过就是几届世界杯”,这几天我在各大平台做着世界杯的功课,听到最多的台词就是这一句。

而在我们居住的珍珠岛——一个人工填海而成的岛上,公交车等候区居然是一个装了空调和大电视的小房子。卡塔尔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最高可以达到50度,热确实是热,但是我们能想到的或许就是搭个凉棚、弄个风扇,奢侈点再加个绿豆汤无限畅饮。这个拥有自动门的小房子,让我们大开眼界。

咖啡熬夜水双重加持,手磨咖啡豆奇袭速溶系列

近期,小编也对应天老师进行了专访,他也向我们表达了自己对本届世界杯的看法。在采访中他说道:“我个人对本届世界杯抱有谨慎的态度,因多方因素的影响,对于强弱分明的对阵更要理性看待,需要临场集合舆论导向,以数据为主进行判断”。“我个人比较擅长大赛和关键战的分析,争取在本届赛事有更好的发挥,为所有支持我的彩民、粉丝负责”!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发现,多家主营烤串、生腌的外卖店都上线了适合于2至5人食用的“世界杯球迷专享”套餐。而在大众点评上,不少店家同样推出类似活动,而有效期则集中在11月20日至12月18日的世界杯比赛期间。

陈美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