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开放 新增多个互动体验空间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28 02:21:23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王笈)经 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布展,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日接待限额提升至两万人次。至此,上博东馆的开放面积已达整体展陈空间的80%左右。

  本次新开放的展厅,包括4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常设展厅——陶瓷馆、玺印篆刻馆、玉器馆、货币馆,两个专题展厅——考古馆“考古上海”展、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以及4个互动体验空间——古代文明探索宫、数字馆“山水江南”展、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文创旗舰空间。加上此前已开放的青铜馆和雕塑馆,上海博物馆8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的6部已经揭开面纱。

  其中,陶瓷馆展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上博馆藏精品,近半数展品为首次亮相,多维度、多角度呈现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展厅的最后创新设立了触摸文物标本互动区,经过专业评估和特殊保护处理,在确保安全和完善相关举措的前提下,允许观众触摸一件清代康熙时期釉下彩青花瓷瓶,鼓励参观者以敬畏之心用手感知古陶瓷实体,领会文物的质地和工艺细节。

  玉器馆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上博馆藏玉器,涵盖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展厅中的40件重点展品配有拓展性的数字导览,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展厅入口处还放置了一块重达158斤、未经人工雕琢的新疆和田玉籽料,供此间观众触摸感受大自然“天地精华”之美。

  此外,玺印篆刻馆展出精品文物573件,新品约占35%,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为序章,开启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通史陈列;货币馆则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展出6000余件上博馆藏钱币,呈现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发展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上博东馆新增的4个互动体验空间各有精彩呈现,备受关注。其中,古代文明探索宫以探索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特色,旨在激发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在这场“探索之旅”中,观众将扮演成“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等角色,通过“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古瓷标本触摸项目、“田野考古”体验项目等,近距离接触博物馆相关工作。

  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则是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修复技艺团队将轮流展示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通过明代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从价值认知、病害诊断、本体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完整流程。

  据透露,因古代书画文物对展陈环境极其脆弱敏感,上博自主研发建设了一套书画恒温恒湿系统,待文物保护试验检测通过后,上博东馆的绘画馆、书法馆、海上书画馆、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将于11月底前开放。届时,上博东馆将实现全面建成开放。(完)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8/014f511f9aec4336a1c52811d27ce52f.jpg" alt="" />

  <strong>成矩阵 聚合力</strong>

  春节期间,惠山古镇上的游客熙熙攘攘,古镇市集最受欢迎,非遗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数百年的宜兴紫砂壶、惠山泥人、留青竹刻等传统技艺纷纷登场,古镇戏台和祠堂内锡剧、吴歌演出热闹非凡。春节期间,惠山古镇接待34.4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

  助企纾困稳增长,全力以赴拼经济。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四十九条 合作区与内地之间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等应当经“二线”通道进出。

  肉桂从肉桂树的内皮中提取而来。除了独特的味道,肉桂还可能对人类有其他有益的特性。例如,肉桂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特性,还可增强免疫系统。一些研究还表明,它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促进大脑功能,尤其是记忆和学习。伊朗比尔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回顾了过去几项探索肉桂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赵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