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携手共行“厦门实践” 奔赴可持续发展未来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7-10 16:32:26

  中新网厦门7月9日电 (李思源 杨欣 韩佳辰)2024福建中美青年交流营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厦门实践”环保志愿活动8日在厦门举行。该活动为福建中美青年交流营系列活动之一,由福建省教育厅与华侨大学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办公室举办。

  当天,来自美国各地的100余名美籍青少年汇聚厦门,与50余名中国师生携手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促进中美青年志愿者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和推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卫东表示,青年是未来的领导者,肩负着塑造新政策、新实践的崇高使命。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办公室主任张楠嘱咐营员们要凝聚智慧,齐心协力,保护地球,改善气候。

  营员 们积极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Movers项目工作坊,在专家指导下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深化认识。

  营员们还实地参观了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了解基于“功能湿地”的“海绵校园”建设和水资源全生态运行系统;走进集美杏林湾和下潭尾红树林湿地,了解生态环境治理,并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和清除滩涂垃圾等方式进行环保活动实践,并通过拍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记录和分享足迹、心得。第一次来到厦门的美国领队老师Richard Layne Rouse表示,厦门非常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厦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生动案例。

  在UNV云上蓝屋工作坊,营员们聆听UNV志愿者在氢能发展和水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分享。在环保海报制作分享环节,营员们热情高涨。来自美国西雅图Newport中学的营员Eric认为人们应该携起手来保护环境,这有利于子孙后代。

  “厦门实践”是在城市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气候治理等领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中国智慧。中美青年通过全天沉浸式的互动学习和实地考察实践,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更在交流中激发了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环境保护的创新思考与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愿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绘制出一幅璀璨的绿色画卷。(完)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张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纪检监察的学科特色是交叉融合,“简单说就是从学科交叉走向了交叉学科”。他解释,“学科交叉”是指几个学科交叉在一起进行问题研究和学科融合,当学科交叉进行到一定程度,理论化和体系化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学科交叉后的新学科,即“交叉学科”。

  <strong>直新闻</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美国副总统哈里斯20日开启访菲行程,有美媒提前炒作,称周一在与菲总统会晤中将谈及涉台议题,你对此如何看?&nbsp;</strong>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并非全国统一开展,具体的规则及评价体系由各省份参考中央政策主导,实际执行中不尽相同。

  当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这给西方偷猎者提供了便利,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

  简单科普之后,徐磊迫不及待把讲述科研心路历程的机会给了各位年轻同事。年龄最小的助理研究员之一,1991年出生的谢曦负责研究未来航空发动机材料,这让性格“小内向”“有点诗人倾向”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时常需要去公园、图书馆平复心情。

  [环球时报社评:如果有人在G20跑题,得到的将是嘘声]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即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有媒体称“这可能是G20历史上最为紧张的一次峰会”,各方面情况显示,这没有任何夸张。说实话,印尼作为本届峰会主席国,工作挺不好干的。

谢文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