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学子在穗角逐大学新闻奖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0 06:17:48

  中新网广州12月4日电 (王坚 王子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学子4日齐聚广州南 沙,参加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的2023年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下称“大学新闻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通过视频表示,大学新闻奖多年来为新闻界培育年轻人,让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学生磨炼采访、报道、多媒体制作等技巧。近年获奖同学的作品涵盖经济、科技、数据、文化、艺术等不同的范畴,题材丰富多元,内容深入浅出,让他深感鼓舞。

  据介绍,大学新闻奖由中国日报主办,旨在鼓励高校学子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以及多媒体的制作运用能力。此届赛事参赛人数、院校数、作品数均创新高。

  赛事组委会表示,此次大学新闻奖分设中文组、英文组以及中英合并组三个组别,设最佳新闻报道、最佳新闻摄影、最佳新媒体报道等奖项,共收到来自超80所院校的逾千份中英文作品,参赛人数超3600人。

  “这是大学新闻奖第二次走出香港,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活动现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希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子未来也积极参加该赛事,为新闻传播注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力量。

  “此次参赛让我认识了很多内地高校新闻专业的朋友,开阔了我的新闻视野,对我后续的学习很有帮助。”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的李若愚表示,他们的作品《Budget2023: The Aging City and the Government's Spending on the Elderly》通过数据新闻呈现香港老龄化趋势,获得了最佳数据新闻奖。

  “我们组的参赛作品是关于网络暴力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林珂莹向记者介绍,她们的作品《在网暴中自证,清者何以“自清”》获得了最佳新闻写作季军,她们希望通过新闻探讨受害者在网暴中的可行对策。(完)

  布林肯访华之际乃至之后,应该多听听这些声音。反正他自己也亲眼看到了北京的天色以及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的北京的天色。国务卿阁下自己也可以细细品味一番。

  《环球时报》18日还转引法新社的报道称,“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预计将会见布林肯,后者还将与美国交换生和商界领袖举行座谈”。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同时也是上海市教委食品安全检查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某种角度来说,团餐的安全风险比社会餐饮更高。“社会餐饮的就餐规模也就几十个人,但团餐规模化作业属性,意味着同时就餐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形成大规模群体性食物中毒。”

  果然,6月19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看来,布林肯在北京确实一通忙。真心希望他别白忙活!

  这些村的多位村民表示,当时制定拆迁方案和签订拆迁协议,过程都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交房时,因为诚功公司声称“不交原件就拿不到钥匙”,村民手中的拆迁安置协议原件也都被收走。

  阿里汉率队征战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时,就曾对媒体表示过他对郑智的喜爱,“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他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球员。”阿里汉说。

黄秋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