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3 07:32:50

  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其中,2023年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等,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也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古遗址。2014年4月至8月,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近400件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文化面貌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0万至80万年。

  磨刀山遗址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称,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设定的课题目标,接下来5年至10年磨刀山遗址要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该研究所将与相关单位合作, 开展古地质、古地貌、古环境的研究,为复原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历史和环境提供资料。

  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据悉,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完)

  <strong>XBB毒株是否会导致腹泻?</strong>

  快一个月没有和姐妹们见面了,憋在家里让杨红丽“有点郁闷,有点压抑”。她唯一能做的,是在微信上找这个人聊会儿,再找那个人聊会儿。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文旅直播周”不仅为天津旅游市场的复苏积累了人气,同时也拉动了商家端的交易增长。数据显示,直播周活动持续期间累计GMV超2000万,酒店产品GMV环比增长238%,门票产品GMV环比增长98%,带动天津在携程平台搜索量提升了近312%。

  疫情对老年人冲击较大,对于这部分人群,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的风险评估机制,“按照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不稳定的基础病等,我们建立了红、黄、绿三级风险评估。红的是高风险,属于我们的重点关注人群;黄的是中风险,属于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人群;绿的是低风险的一般人群。”白勇涛介绍,经过摸排,目前有915位老人被列入红色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关注。“这915个人里面,独居老人大概有67个,因为没有亲属在身边,所以他们是我们重点关注中的重点,我们派专人每天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起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只有消费者消费热情被激发出来,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国民经济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才会充满活力。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全面统筹、与时俱进的探索过程。临平提出了“运河古镇、湿地田园、航运古道、数智运河”的整体定位;在保护的基础上,启动运河沿线环境整治。总整治面积约257万平方米。根据计划,临平在3年内将完成50多个重点项目,改善大运河边群众生活环境。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表示:“在建设大运河国家公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加大运河沿线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为新经济新产业招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另一方面利用好大运河独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杭州大城北发展规划,大力培育科创、文创、体育、数字等新兴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未来的发展更要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运河之水真正滋养一方水土人文。”

贾德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