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沈洋:用手中之笔,记录白鹤滩电站建设的时代意义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9 06:30:29

  中新网昆明6月8日电 (钟欣)“山川江河的变化就是岁月的痕迹,人心的冷暖起伏就是时代的变化。而我手中的笔,正好充当了记录时代的光刻机,我愿意为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迹而努力。”云南作家沈洋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沈洋作品《白鹤滩上白鹤起》斩获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白鹤滩上白鹤起》发表于2021年第7期《边疆文学》,分《党旗插在白鹤滩》《水下的老家我们搬到水上去》两个章节。前一个章节主要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成长密码,后一个章节主要写当地移民群众在搬迁过程中的艰苦付出和家国情怀。

  “从酝 酿、构思、采访到创作,虽然只有短短2万余字,但我花费半年多时间,唯有认真严谨的态度,才对得起万千水电建设大军和十万移民。”沈洋说。

  《白鹤滩上白鹤起》聚焦金沙江下游白鹤滩电站建设移民这一核心事件,再现了大国工匠和一线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有评论认为,该作品“以文学的笔触报告,以报告的形式科普”,是一篇鲜活生动的报告文学作品。

  “记得2021年3月,火红的木棉花盛开在巧家县的江岸和街头,我游走在金沙江的两岸,目睹了傲然崛起的电站大坝和日渐上涨的江水,穿行在大山腹地发电厂的车间和隧道,去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生成密码,去感知建设者们把奇迹写在雄山大水间的时代脉动。”沈洋回忆,在和采访对象的每一次交谈中,他与他们同愁同喜、同起同落。

  “如果我是他们,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沈洋认为,作家理应责无旁贷肩负起记录时代、为时代立传的责任,为时代发声,主动承担起立誓言、为民生、著文章、画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进步鼓与呼的重要使命。

  沈洋:云南昭通人,也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在《中国作家》等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大救驾》等15部。其中,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中篇小说《易地记》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被改编为电影《安家》。曾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书香昆明”云南十大好书奖等奖项。(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骑龙村规模化种植香葱已有20多年,这两年因为价格低迷,当地特色产业险些被丢掉。

  最大胆的预测来自于瑞士亚洲资本(Swiss Asia Capital)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基纳(Juerg Kiener)。他表示,鉴于对央行加息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将继续使其他市场动荡,2023年的某个时点,金价可能会达到2500美元~4000美元,创下新高。“全球许多地区的通胀仍然高企,黄金也是很好的通胀对冲工具,在滞涨环境下更是如此。”他补充称,“自2000年以来,以任何货币计价的黄金的平均年回报率都在8%~10%之间。这一回报率不论在债市还是股市中,都也无法获得。”

  腊肉制作不易,湖南人吃起腊味来更是一点都不含糊。如湘菜的代表菜肴腊味合蒸,便是将腊猪、腊鸡、腊肠等各色腊味一并入锅清蒸,这道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是不折不扣的下饭“神器”。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5/77/1240277394432138941.jpg" alt="" />

  美联储内部认为,过早放松和放任通胀的风险更大。“与会者普遍表示,通胀前景的上行风险仍然是决定政策的关键因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在通胀明显接近2%之前,持续保持限制性政策立场是合适的。多名与会者评论称,历史的经验让人警惕,不要过早放松货币政策。”

李珮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