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学者福州共议档案文化保护与利用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6 13:57:15

  中新网福州6月26日电 (叶秋云 吕明)“随着年轻人对大陆‘迁台记忆’相关档案逐渐地淡忘,台湾民间组织开始关注和推动保存‘迁台记忆’录像和档案资料。”6月25日,两岸档案文化交流座谈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台湾学者朱浩毅谈及台湾有关“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保护时,颇为唏嘘。

  他表示,自2017年开始,他就开始和民间组织一起推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至今已收藏一大批相关文物、档案资料及访问的历史口述资料等。

  25日至26日,由福建省档案馆主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两岸档案及历史专家学者、台湾大学生代表分别以“数字时代背景下两岸档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档案文献的共享开发与‘迁台记忆’”为主题开展座谈交流。

  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刘廷扬在座谈会上表示,该学会与福建省档案馆自2017年开始合作,持续推动相关档案文化展览入台,并结合线上、线下模式,让台湾民众及青年学子透过档案了解闽台历史,知晓两岸文脉渊源。

  “随着‘迁台’一辈的凋零,‘迁台记忆’唯有透过档案文献才能留存。如何让档案活化并成为历史见证,是未来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谈及“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刘廷扬如是说道。

  台湾学者薛理桂在座谈会前,曾赴祖籍地福清探亲访友,老一辈的乡音让其倍感亲切。在会上,他以“闽台家谱档案共建共享”为主题,分享了其看法和意见。薛理桂建议道,闽台一起制作两岸族谱联合目录,福建省档案馆可以多制作一些年长一辈(老人)的口述历史。

  据福建省档案馆透露,近年来,两岸档案界加强合作。先后在福建福州、厦门及台湾金门、高雄、台北、宜兰等地举办“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于去年首次在福建省档案馆举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效应,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

  当前,福建正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 用工作。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希望借此机会,邀请两岸档案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以档案为“桥”,推动两岸档案文化深入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完)

  接力贷的确存在放大居民杠杆的效果,但也没必要妖魔化接力贷。一方面,因为手续相对复杂,而且征信会有记录,大多数接力贷购房者并非炒房客。另一方面,接力贷只是有个别地方、个别银行提供,而且审核很严。实际上,即便没有接力贷,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父母子女往往都是隐性的共同还款人。

  2月13日,北京市人社局网站公布《2022年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公示第26号(体育教育员副高级)》。文中提到,北京市体育教练员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于2022年12月27日召开会议,19人通过了高级教练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其中包括我国乒乓球名将马龙、丁宁。

  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转移,电视的存在越发变得鸡肋。一台75寸左右的智能电视,需要动辄上万元的价钱,而一台100寸左右幕布+投影仪的组合只有几千元,在暗光场景下,仍旧有着较为良好的视听效果。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视察时提出,“加快邮轮港的建设,大力发展邮轮产业,还要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贡献。”

  英国、德国等美国盟友近来也开始跟风炒作“中国间谍威胁”。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12日称,鉴于西方国家领空频繁发生“间谍气球入侵”事件,英国将对领空进行安全评估。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艾丽西亚称:“英国将和‘五眼联盟’成员分享有关中国气球的调查结果,我们将对识别、跟踪、破坏和摧毁这些气球的能力进行审查。”

  大型邮轮令很多中国人好奇与向往。直到2006年7月,意大利歌诗达邮轮旗下“爱兰歌娜号”在上海首航,邮轮旅行对国人来说终于不再“遥远而神秘”。仅半年多时间,“爱兰歌娜号”就接待了1.8万名中国游客。

林丽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