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经济”迸发消费新活力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4 09:48:59

  人民论坛网评|“端午经济”迸发消费新活力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假期“花式”出游,折射消费需求之变。不得不说,“热力端午”接棒“最火五一”,展现出“流动的中国”的蓬勃生机。

  出行体验更加美好,“端午经济”诠释为民初心。3天端午假期,是继五一假期后又一次出行高峰,不管是运力服务举 措,如银川火车站优化进站流线,细化候车区域,设置“急客通道”“急救岗”、配置急救药箱,配备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补强客运服务设备,对手机充电站、热水宝、水龙头等进行维修更换;还是温馨乘车新体验,如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策划组织“每一站都精彩——粽享端午 快乐出行”端午主题系列活动,非遗市集、端午民俗体验、快闪演出、拍照打卡等在北京西站轮番上演等……不得不说,在节日里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端午节中走向“诗和远方”,正是得益于各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贴心服务,让整个旅途稳稳的、暖暖的,满载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信心驶向未来。

  经济韧性更加强劲,“端午经济”吹开经济繁花。消费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有动力。今年以来,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市场信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今年以来,商务部统筹推进“2024消费促进年”,推动消费动能持续释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长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各地瞄准消费新需求、新动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梳理地方特色端午习俗,推出了一系列“非遗嘉年华”“民俗文化周”等节庆活动,突出文创产品“承载文化、引领消费”的独特作用,持续推高消费市场热度,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生动体现。

  经查,许振昌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使用公务用车,接受可能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职工录用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违反廉洁纪律,搞钱色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2008年,祝雪兰当选为山坪村党支部书记。15年来,祝雪兰带领村民修路种茶脱贫致富。2016年,山坪村成功脱贫。2018年5月,祝雪兰注册“祝雪兰云雾六堡茶”品牌,有了技术和品牌支撑,山坪村的六堡茶产业日益兴旺,成熟茶园从十年前的300亩扩大到如今的近3000亩,成立了5家茶叶合作社。

  为了让旅客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列车工作人员特意为乘车旅客准备了年糕、茶水、糖果。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张永杰看来,“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产业链协同推进。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秦松所也指出,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技术发展,科学统筹谋划,需要全产业链协同推进。

  作为冬天的常客,大家对我并不陌生,但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些误解。比如我常在朋友圈刷到一些谣言,说我频繁出现时冷冬就要来了。其实冷冬是有严格气象标准的,不是偏冷就算冷冬,气象专家也多次站出来辟谣。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偏低于特定值,且出现冷冬的地方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专业?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冷冬更多是总结性而非预测性的,下次不要被谣言唬住了。

  此前,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南京、沈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六市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这也是自2020年北京获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次在副省级城市落地。

张家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