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底气!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文化“穿”在百姓身上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30 05:45:48

  央视网消息:近两年,国风国潮大放异彩。行走在河南洛阳的街头,随处可见穿着各式唐装宋服的游客。她们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坐着公交车,有的穿行在亭台楼榭间拍照录影,成为古都洛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全面深化改革,河南不断创新文旅举措,点亮古籍中的文化,让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不再停留于书中,而是还原到了洛阳城市的大街小巷。

  下午4时,一天的暑热退去。洛邑古城周边上千家服饰店迎来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不少店铺里,等待妆造的顾客甚至排起了队。

  2017年,当地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文峰塔等古建筑而修建了这座洛邑古城,就在洛阳老城区的位置。不少游客来到洛阳就是冲着穿古风的衣服,化一个历史妆容来的。

  在不少人印象中,洛阳的十三朝古都形象一度停留在历史文学里。但是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唐代、宋代、明代的大家闺秀。

  洛邑古城门口旁边,原本是一条汽修街,大大小小80多家商户都是经营汽车修理生意的店铺。如今,整条街走下来,已经看不到当年汽修街的影子。

  不仅经营古风服装的店铺越来越多,为游客妆造的化妆师也越来越多。两年之内,妆造从业人员就从不到百人增加到了9000多人。

  除了妆造师,国风服饰的火热还催生了像跟拍师、簪花制作师等新兴职业。古城里,登记在册的摄影师从之前的几十名增加到了800多名。

  持续的场景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域古风体验,洛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洛阳体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开始,山寨古风服装的情况比较多,很快大家发现,游客们在简单的体验之后,希望升级这种体验感。比如,穿上一套真正的唐代服装,配上真实的唐代妆容。

  2023年7月,洛阳政府全力推进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保护展示工程,还正式挂牌成立了国风服饰研究院。70多位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目前已经设计出国风服饰800余款,其中复原款200余款。

  为游客进行场景化引流、提供品质化产品,让大家在洛阳能进行大众化消费,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

  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夜幕降临,新潭遗址之上建起的洛邑古城内人头攒动。精心妆造过的古装佳人或倚窗凝思,或凭栏望月,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美不胜收。

  历史是洛阳的底气,传统服饰的回归也让文化“穿”在了老百姓的身上,带来了历史的机遇。来洛阳吧,体验一次穿越,与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

  而在ChatGPT后的1个月,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公司内部发布了“红色警报” (Code Red),并要求多个团队集中精力,解决ChatGPT对该公司搜索引擎业务构成的威胁,同时批准了在谷歌搜索引擎中加入AI聊天机器人的计划。

  2022年女篮世界杯,王思雨在半决赛终场前投进的最后两个罚篮,不仅被球迷评选为2022年亚洲篮球最佳进球,更是把中国女篮带进决赛,亚军也追平了中国女篮在世界杯的历史最好成绩。

  连日来,在屏南县溪角洋工业园区新入驻重点企业——屏南润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作业,安装调试、零件打磨;重点项目施工现场,起重机挥舞着巨臂,运输车来往穿梭,施工人员有序作业……

  去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5亿元的还有星网锐捷、厦门钨业、三钢闽光、福耀玻璃、紫金矿业、厦钨新能、吉比特。其中,星网锐捷、厦门钨业、三钢闽光研发费用均超过10亿元。

  <strong>“鞭春”:</strong>又称为“打春牛”。所谓的春牛是用桑木做骨架,用土塑成的牛。立春前一日,人们会用彩鞭鞭打,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2月3日,元宵临近,一场热闹非凡的国潮灯会集市在广西南宁青秀山樱花园举行。在夜间,璀璨灯海映着一望无际的花海,集市中央,一位“仙女”跟随“圆月”缓缓升起,伴随美妙的音乐,时而空中轻舞,时而轻落凡间与游客互动,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随后的国潮电音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酷炫的灯光,不论男女老少,都忍不住跟随摇摆。据了解,本次集市内设置了猜灯谜、变戏法、花好月圆空中舞蹈、国潮电音等项目,让游客在赏花同时,体验节日的喜庆气氛。

黄文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