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稻虾轮作”兴村富民 江西南昌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6 17:38:03

  中新网南昌6月25日电(卢梦梦)眼下,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广阔的稻虾田里,养殖户们正熟练地操作着插秧机,将嫩绿的秧苗整齐插入田中。

  与传统的稻作方式不同,近年来,南昌县蒋巷镇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带领广大农户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什么是“稻虾轮作”?顾名思义就是在同一块田内养殖龙虾、种植水稻,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每年11月份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养一季小龙虾,至来年6月小龙虾养殖结束后继续种稻,如此循环交替,经济效益显著。

  在南昌县蒋巷镇小龙虾养殖户汪泉根的稻田里,他正和几名工人忙着操作插秧机进行水稻播栽。“今年我承包了1000亩左右的稻虾田,目前所产的小龙虾已全部卖完,每亩收入在2000至3000元。水稻也将在月底播栽完毕,预计每亩收成能达到600元左右。与单纯种粮相比,每亩田的收益增加了好几倍。”汪泉根笑着说。

  在南昌县蒋巷镇,“稻虾轮作”的生态种养模式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甜头。近几天,农户刘廷军正忙着将自家田间最后一批小龙虾捕捞售卖。“小龙虾养殖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收完水稻后养殖小龙虾,稻田又可以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出的小龙虾个大 味美,经常供不应求。”刘廷军说。

  如今,“稻虾轮作”已成为南昌县蒋巷镇农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经示范推动,目前该镇“稻虾轮作”规模已超过20000余亩,有效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稻虾轮作’模式不仅让水稻田变成了‘生态园’,实现稳粮增收、粮渔共赢的发展目标,还让农户们实现了田里‘淘金’的梦想。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广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稻渔轮作’等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南昌市南昌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国际足联在发布于官网的文件中称,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的行为可能违反了关于公平竞赛以及卡塔尔世界杯关于媒体和市场工作方面的规定。

  2022年10月17日,“2022首都科普好书”评选活动通过北京市科协官网正式发布通知,驻京出版机构积极响应。截至10月31日,在短短两周内共收到103家报名机构的328部作品。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等20余位来自科学研究、出版发行、科普传媒领域专家对参选图书进行资格审查和评阅工作,最终推选出30部“2022首都科普好书”。

  作者 王在御 王君妍

  随着春节临近,尤其是一些地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政策调整,烟花爆竹生产运输销售需求集中。通知表示,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各企业要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严防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导致重大寄递安全事件。

  提起李罗斌,泉塘子一带的农户并不陌生。尽管临近春节,农业生产已进入“冬闲”期,这位80岁的老人依然在每日8点前准时抵达湘潭市泉塘子农技站,或选品育种,或收集民众意见,又或者为前来咨询的种粮大户答疑解惑。“这是我的‘收官之年’,春节后我将离开岗位,希望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李罗斌说。

  福建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致力于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智慧锚地、移动执法、海岛旅游、渔排养殖等多场景5G应用落地,打造海域“5G品牌”,发挥自身数智化优势,聚合临海产业链多方力量,为“海洋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完)

吴怡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