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丨面向美国人民,习近平从叙“旧”开始

来源: 光明网
2024-07-01 07:34:09

  “1985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从旧金山入境,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旧金山,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金门大桥的留影。”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在被 称为“一场面向美国人民的讲话”中,习近平以叙旧开始。

  叙旧,首先是“旧”地重游。

  38年前,旧金山是习近平首次访问美国的第一站。他在金门大桥前的那张老照片,在15日的中美元首会晤中,被美国总统拜登专门找出来向其展示,成为严肃元首外交中的轻松插曲。

  旧金山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的历史。演讲中,习近平特别提到旧金山有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中美还曾在这里共同参与发起旧金山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叙旧,还包括老友相聚。

  在15日的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不仅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及社会各界代表,还有飞虎队和史迪威将军后人、鼓岭、艾奥瓦州、华盛顿州等方面友好人士代表。

  随后近35分钟的演讲中,习近平特别提到了不同历史时期,见证中美人民交往的老友与往事。

  比如,他提到陈纳德、杜立特、莫耶、麦克马伦等,这些与飞虎队有关的名字,记录着二战期间中美为和平正义而战的那段历史。

  又如,他提到“小球转动了大球”“曼斯菲尔德先生率领的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艾奥瓦州州长罗伯特·雷在内的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等,这些历史事件,记录着当年中美友好交往浪潮的开启。

  当然,习近平还特别提到了他自己结交的美国朋友。

  “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

  美国中部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是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1985年,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一个农业考察团访问美国。在马斯卡廷小镇,他住在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有了一段“和美国人民共同生活的难忘经历”。

  2012年2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故地重游,冒着雨雪重访马斯卡廷,专程去看望老朋友。德沃切克夫人从上千英里之外赶来,与这位中国老友相聚。当时,回忆起当年交往细节,习近平记忆犹新:丰盛的早餐、临别赠送的爆米花、白菊花泡的药酒……

  如今,再到美国,习近平又一次提到38年前的“邦尼街2911号”。

  叙旧,印证“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

  习近平和美国友人的故事,诠释着中国人重情讲义,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而面向未来,当前,站在关键十字路口上的中美关系,将向何方?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会见美方人士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15日的演讲中,他不仅再次强调了这句话,还当场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针对美国民众特别是孩子们对于大熊猫的喜爱,他还谈到“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

  如今,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中美之间已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相互往来。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故事是由人民书写,未来也将由人民创造。

  今次习近平到访美国之际,一段此前走红网络的短视频又被很多媒体播出:一个中国女孩用古筝演奏美国摇滚乐老歌《加州旅馆》。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有外国网友评论:中国风的《加州旅馆》,是最好听的版本之一。

  | 出品人:陈陆军

  | 总监制:张明新

  | 总策划:俞岚

  | 策划:吴庆才

  | 统筹:郭金超 马学玲

  | 执笔:阚枫 韦香惠

  | 校对:孙静波

  | 视觉:张舰元 徐洋

  |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上山文化遗址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这张路线图,徐利民比谁都记得清楚,一有机会就拿出来做推广。

  “如今,我们搭上预制菜产业的快车,跟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销路不愁。随着行业前景看好,肉鸡价格水涨船高。这几年,鸡场规模扩大了6倍,年收入超过200万元。”王教部算起账。

  此外,美国政府以行政手段无端制裁商业企业,试图阻隔高科技企业间正常的国际商业合作,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刷着南方城市陆续开学的消息,华晓娟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充满期待。她一遍遍地补充着教案的细节,准备讲好“开学第一课”。这将是她作为特岗教师在法哈牛学校的第十个学年。

  “我想讲点成人的东西。现在是线下(演出),咱们既然来了,就要听和线上(演出)不一样的东西……”南锣鼓巷的一家酒吧里,狭小的舞台下坐着二十来位年轻观众,台上的阿铖特意放慢语速,用重音强调了“成人”二字。

  “评上职称,果农对我们的技术更认可了,干事创业底气更足了,合作社已累计培训嫁接技术人员6000多人,每年提供机防服务5000多亩。”吴辉青说。

萧俊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