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凤:人工智能正在催生传播新模式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7-01 04:36:30

  生成式AI正在革新知识生产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媒体的融合升级,还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都将人工智能纳入其中。因此陈昌凤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深层的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革新知识生产,从而改变人类认知。

  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Open AI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陈昌凤渴望见证AI的最新发展。大会也不负她的期待,会上展示了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对我来说,很震撼的一个应用是你输入的信息可以多到什么程度?可以输入到类似于300页的书那么多。”她解释,比如你将一本300页的书输入人工智能AGI,它就可以形成摘要、解读,还可以与读者进行交流。

  在陈昌凤看来,这是人工智能AGI的一次颠覆性革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知识生产模式,它不仅可以读、听,还可以说,甚至可以跟人类进行互动。

  AI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模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在催生新闻传播新模式。陈昌凤描述了人工智能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个应用场景:记者将采访对象的简历输入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要求它“拟出10个深思熟虑、敏锐的采访问题”,软件就可以交出一份精彩的采访提纲。

  除了类似小场景的应用,大模型也有机会在媒体行业落地,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全链条都可实现数智化。

  陈昌凤特别提到了封面科技设计的大模型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封面科技现在确实是非常快速的,已经把大模型过渡应用、落地到小模型来垂直化训练,并且用媒体的数据来训练。”

  数据是生成式AI时代的中心

  分享的最后,陈昌凤也剖析了中国在 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数据的限

  她认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就是中心。“比较可惜的是,中国没有经过从数字化时代到数据化时代非常好的转向,很多数字化信息,还没有办法形成结构化的数据,这就导致现在中文的可用数据是非常有限的,这对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发展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她说。

  因此,陈昌凤呼吁媒体工作者能够真正担起一些责任,不只是做好一个新闻报道,还要想到为未来、为中华文化和文明多作一些基础性贡献,多作一些数据的贡献。而且,这些贡献最好不要限制于中国范围内,最好能够在国际上造成影响,也就是对外传播。

  新闻工作者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分享中,陈昌凤也没有绕开这个问题。她说:“人工智能有可能让很多人失去职业,但是最先占领技术高点,最先理解并推动、使用技术的人,他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

那一场比赛,令罗西爱上了足球。但在那个年月,没有过多的渠道可以系统地了解足球,专业的报纸杂志印刷出来送到鞍山需要时间,图书馆、单位的图书角、百货商场……罗西跑遍了,最后和收废纸的大爷成了朋友,旧杂志和旧报纸成为了罗西了解足球的最佳途径。

媒体评论员白岩松曾经公开调侃:“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其他基本上都去了。”

首先必须声明的是,中东的足球遗产远早于其申办世界杯,抑或是中东国家在欧洲转会市场上利用其无与伦比石油财富的时候。事实上,在一个多世纪前欧洲殖民官员就将足球引入了该地区,作为殖民工作中培养“顺从之人”的一部分。

李宏文和岳进的世界杯记忆,只是晶报人的足球往事缩影。世界杯,把晶报人对足球的热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在世界杯这一特殊时空中共享同样的情绪,共享足球带来的快乐。晶报人甚至制造过自己的“世界杯”——在2010、2014和2018年连续举办了三届“模拟世界杯”,把世界杯正赛开始之前的“预热”型赛事,直接办成了深圳业余足球赛事的标杆。

17

直到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职业足球队包钢带钢队在包头成立,参加当年的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磊子才第一次有机会走进足球场看球。

谢惠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